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深圳像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新城。1982年初,上千名打工妹进驻凯达玩具厂,迅速壮大了蛇口工业区的规模,也改变了蛇口社区生活的状况。

她们谁也没想到,自从她们当年跨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她们的命运便与一座崭新的国际化都市相关,与改革开放事业相连。如今,凯达已成为改革开放后外商独资企业的一个标本;而她们,则已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的代名词。

采访曾经在蛇口凯达工作过的一些姐妹,重翻她们那些泛黄的青春照片,重拾她们那段关于无悔青春的珍贵记忆,重温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真的令人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逐时尚的“月光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深圳像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新城。随着特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蓬勃发展,深圳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女工。在1985年前,深圳每年要增加4万名打工妹。1988年,深圳在册外来工80多万人,其中女工60多万。每一个来深圳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当年蛇口的一份统计材料说,蛇口的失业率为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初,上千名凯达打工妹进驻,迅速壮大了蛇口工业区的规模,也改变了蛇口社区生活的状况。这么多年轻爱美的女孩来到蛇口,使这里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时尚最前沿。

当地人通过香港亲戚拿来的“走私货”,高级商店里售卖的时髦港货,香港工头往来深港带过来的时尚品,构成了一个隐蔽的时尚市场。

翁纯贤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们特别喜欢去买一些香港时尚的服装。一般都是走私的,有时候也托朋友和亲戚从那边带来,今天看这些服装还是时髦的。”洪伟告诉记者,当年罗湖火车站的厕所也是一个交易的点,“因为大家都心照不宣,看到有从香港过来的人,身上穿着好几件,就跟着进厕所去,然后谈好多少钱,马上掏钱买。回来发现自己穿不了,就送到老家。”来自梅州的一些凯达姐妹告诉记者,不上班的时候,她们会骑着单车到上步路附近,逐家敲门,询问当地人是否有新的“走私港货”卖。“有么野卖?”是她们最先学会的粤语。每次回家探亲,她们总能给家人带去最新的物品,“大包小包的,就像从香港回来探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当年收入算不错的凯达女工也出现了中国早期的“月光族”。“我当时托厂里的香港工头从香港买了一条裙子,500多元港币。”翁纯贤说。每一次和凯达女工分享老照片,记者总会由衷赞叹她们的服装很时尚漂亮,但是听到当年就肯为一条裙子一掷几百块,记者还是感到吃惊。可翁纯贤告诉记者,买这条价值不菲的裙子时,她眼睛眨也不眨一下,“因为这条裙子是当时香港的新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