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尚先(1785-1822)福建莆田城内书仓巷人,字兰石,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至大理寺卿。他博学善文,精鉴别,书似欧阳询,以骨力胜,间作小楷,颇深别趣。临摹诸家,悉可乱真。书仿赵(孟頫)董(其昌),秀劲天成,为嘉庆帝所赏识,日本、高丽(朝鲜)也争来购致。生平应酬书,时有不经意处,惟署跋金石,钩稽真赝,手题掌录,恒矜庄研究,不肯率意下笔,独得晋唐无诤三昧。或以泥金尽书每册余纸,凝厚婀娜,并露毫端。与林则徐、梁章钜同为闽人,而书绝相似。兼工兰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代,书法前期因帖学馆阁之风行,崇赵学董盛极一时。但时有“文字狱”,使学者噤若寒蝉,很多人改行致力于金石考据,至嘉庆之始帖学衰微。郭尚先书法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他不仅书法精妙,书评理论也很有深度。郭尚先很推崇柳公权的书法,他指出:“柳书香光服其下笔古涩,此非深于此事者不知。好之者以为开朗,病之者以为支离,皆皮相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核实过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