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中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

面对转型带来的阵痛,主动与被迫走上前的是人民,被伤的最痛最深的也是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济的汹涌浪潮之中,人人皆为“唐吉诃德”。

时代抛弃了他们,走得太快,他们追赶不及、徒劳无功。

尤其是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失去了先天资源优势,也被后天政策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需要造一架“钢的琴”,来为自己弹奏一首最后的告别曲。

弹奏出的是工人阶级的忧伤,也是时代与理想的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20世纪90年代,钢铁帝国的大厦崩塌了,工人们被迫下岗,荣光与信念被柴米油盐淹没。

有人在失望中寻求生计,有人却把理想寄托在了其他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山钢铁厂的工人陈桂林失业后,成了一名街头音乐家,弹拉即兴,以糊口度日。

他的妻子小菊,和一个卖假药的跑了,执意要带走女儿小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元提出,谁能给她一架钢琴,她就跟谁。

于是,围绕着“钢琴”,一个象征着物质与精神追求的载体,电影的故事展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张猛用一种诙谐戏谑的叙事风格来展现时代创伤下的人生况味。

镜头左右移动,机械而漠然,暗示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洪流。

废弃的厂房、巨大的烟囱,承载着工人们的集体记忆,见证着昔日的辉煌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两声巨响,烟囱轰然倒塌时,仿佛一个时代的终结

陈桂林想方设法要给女儿买钢琴,四处借钱,却换来一地鸡毛。

他求助于昔日的工友们,但大家都自身难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抗美当了门卫,还因为放陈桂林进琴房而丢了工作;

二姐夫脸皮薄,找不到活计;胖头在麻将桌上耍无赖,差点被人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屠夫大刘还算殷实,但钱被老婆管着,自己都没烟抽。

这群人的悲惨处境,正是时代大潮下小人物无奈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生存都成问题时,还谈什么尊严?

陈桂林选择了行动,他先是伙同工友们去学校偷钢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窃时的紧张刺激,与他站在台上弹奏《致爱丽丝》时的优雅从容形成鲜明对比。

现实的辛酸与内心的向往,在雪花飘飞的校园中短暂交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钢琴终究运不出去,只好又搬了回来。

这时,有人提议,与其偷,不如自己造一架钢琴!这个想法让大家重新燃起了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找来废铁,学习图纸,开始了一场钢铁狂想曲。

造钢琴的过程中,工人们仿佛找回了生命的尊严,他们既是劳动者,也成了艺术创造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裙飞舞,钢花飞溅,机器轰鸣,这一幕幕交相辉映,表达出一种“劳动光荣”的理想图景。

然而,理想归理想,现实依然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淑娴和陈桂林的感情出现裂痕,胖头女儿意外怀孕,纪哥也被法院传唤。

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一浮出水面。

就在大家开始动摇的时候,老工程师王工的一席话,再次坚定了大家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要用这架钢琴,为逝去的时代立一座丰碑,哪怕它最终可能会成为一堆破铜烂铁。

终于,那架闪闪发亮的钢琴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虽然外表笨重,音色欠佳,但蕴含着工人阶级的集体记忆和精神气质。

陈桂林的女儿弹奏着它,《致爱丽丝》的旋律再次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深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拼搏奋斗的岁月。

表面上看,造钢琴是为了挽留女儿,实则是无产阶级自我救赎的一种象征

他们用这种方式抗争时代的洪流,重拾劳动者的尊严,抒发精神世界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最后,女儿还是随母亲而去,工厂也成了一片废墟。

但那架钢琴,那个跨越时空的梦,却成为永恒。

它昭示着,一个阶级的理想,一代人的情怀,不会因岁月更迭而泯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钢铁帝国崩塌了,昔日工人阶级的荣光不再。

然而,那种敢想敢干的精神,那种苦中作乐的豁达,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依旧值得我们敬佩和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电影的叙事很清晰,从那个年代走过的人不用多说便能心领神会,但有两个片段,还是想聊聊。

一个是工人们重返废弃厂房,制钢琴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被时代淘汰、被社会遗忘的下岗工人们,重新回到熟悉的车间,拾起老本行。

协力造出一架钢琴。

他们发挥各自所长,车工、钳工、铸工、焊工,还有“知识分子”出身的汪工。

共同参与到这一劳动过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在这里没有‘劳心’与‘劳力’者的社会差别,有的只是不同形式的劳动合作”。

这种劳心、劳力者合二为一。

各尽所能参与生产的理想图景,体现了某种社会主义理念下工人的主体性和尊严。

造钢琴的过程,是对“工人阶级已死”论调的有力回击,更是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幕,是两座大烟囱被爆破拆除

烟囱倒塌,灰尘弥漫,工人们的身影也被尘埃淹没。

这一幕是全片的转折点,象征着昔日辉煌的工人时代彻底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头下“曾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无产阶级失去了舞台,失去了声音,变得面目模糊”。

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理想信念,都在这一刻化为断壁残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囱轰然倒下,预示着工人阶级在时代洪流中被边缘化、被遗忘的悲剧命运

这一场景直观而悲壮,将工人群体遭遇的时代之殇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它又是影片悲怆基调中的高潮部分。

而下岗工人的热情,也逐渐随着大厦倒塌后扬起的尘埃,缓缓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电影虽然落幕了,但导演却抛给了观众一个问题:

九十年代国企下岗之后,工人阶级都消失了吗

而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结尾需要思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工人阶级从未消失,消失的,只是工人阶级以前的地位。

这句话无法否认。

毕竟在金钱主义和优绩主义的影响下,“朝钱看,向厚赚”已经成了无数人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电影传达的观念真是如此吗?

表面上看,旧时代的英雄群体退出了历史舞台。

蓝领岗位不再令人神往,机器轰鸣的车间不再是理想的投身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钢的琴》却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告诉我们:

工人阶级的力量从未消,他们执着的理想之火也从未熄灭

置身于工业废墟之上,陈桂林用一架“钢的琴”重拾尊严,凝聚认同。

那架笨重的乐器象征着一个群体的回忆,一段岁月的刻痕,一种精神的不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陈桂林坐在琴前,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舞动时。

他不仅在演奏乐曲,更在谱写一个阶级的辉煌与沉沦、梦想与困境。

琴声响起,观众的心弦也随之震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其说这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不如说这是一曲为蓝领工人谱写的史诗

它没有渲染怀旧的伤感,而是力图唤醒尘封的记忆。

它也没有止步于批判现实的骨感,而是努力传递振奋人心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根结底,它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工人阶级从未退出历史舞台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劳动者始终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最值得致敬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意义上说,《钢的琴》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它用艺术的方式重构了工人群像,用理想的光芒点亮了平凡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影应该成为我们时代的一面镜子。

映照出我们曾经的辉煌与梦想,也昭示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