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干活,晚上开会斗人是常事,不可回首的年代。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我十二岁一在生产队挣过工分。现在已满63岁,人也老了。时过境迁不知不觉己到老年,想想过眼云烟访复就於眼前,永記在記忆中無法忘怀。
那时候的物质条件是差点,但是人的精神境界高,群情激昂振奋,民心团结,心情畅达,到处都是歌声飞扬……深深地怀念那个时代!那是一个累而快乐,苦而轻松的年代!特别是当时的儿童和青年,当时充满无限的乐趣和美好的希望!我有时总想写写童年的故事,却总是被现在的生活所侵扰。
我们生产队挂有一块写着五七夜校的牌子,生产队还有一间文化室,七十年代时经常组织群众晚上识字唱歌等。社员晚上都去学校读夜书、因为农村人没书读13至15岁左右都参加队里劳动了!中国那个年代文盲太多了,五几年就提倡扫盲。教速成识字法,学习国音字母,勹(拨)攵(泼)冂(么)匸(佛),32个字母,这就是汉语拚音的前身,我当时读三年级,每个学生都包一个文盲认字,每天放学后要教包的人认两个字。那个时候,我是小学生,我记得我小姨参加了扫盲学习,学了几天,来参加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了,后来不了了之。
记得冬天生产队里经常把社员集中到牛棚屋里开会,学习毛主席语录等。参加的没工分,不参加的减工分。有些事自己没经过是不知道咋回事的,生产队的牲口屋是共场所,是大家爱去的地方,那是分时间的,一般冬天晚上爱去,是因为天气冷性1温度低,一是怕牲口冷都给性口烤火,再说牲口多呼出热空气多,室内温度就高,再个是盛牲口草的草窝子都是铡碎的麦桔,坐在里面柔软而嗳和,人又多,讲故事天南海北,家务事国事邻近生产队的轶事,使人听得津津有味,所以喝罢晚飯都爱去牲口屋,夏天就不行了,牲口屋牲囗多,温度高,蚊蝇就多谁也不愿去啦!
小时候在老家时,见过棉花织成布一系列程序。那个年代就是岁月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轧棉花(挤出棉籽),弹棉花(棉花弹成絮状),搓棉条,纺棉线,上经纬桐子,织土布
忘不了看露天电影的一些趣闻趣事,那时看场电影,就是精神上过年。那时候,看场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看露天电影一年也有几次,有时看电影晚上要走一,二十里路,手电筒是稀有物品,大多数是用麻杆点明火照路,虽说远点但都很高兴,因男女青年多,路上青春飞扬,有时还盼着路远点,燃烧岁月,不能忘怀。那时候放电影,都是在露天底下放影,不管有多远都会去看。
电影银幕可不是一块大棉布,是一块特殊材料的专门放映用的幕布,幕布边是纯黑色的,你看的两部放映机那是35毫米提包机,去农村或山区的流动放映,一般是16毫米单机放映,中途有换片(本)。记得当时看朝鲜的电影《卖花姑娘》,都说要带好手帕,因为故事情节要感动得使人流眼泪。
那个时候的人们感觉晚上娱乐生活比现在还充实!看电影,看戏,晚上去生产队记工分,开会,扫盲识字,生产队晚上加工干活,点着气灯,贼亮。小孩子听老爷爷讲故事,捉迷藏等,现在这些一去不复返了!小时候的事情历历在目,只是归来已不是少年。晚上很多人下相旗,军旗,打升级,玩到深夜。
小时候的日子现代年代人是想象不出的!其他就不说了,只说玩儿!一到晚上.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你们信吗?没电.哪有路灯!我们几个小玩伴拿截木棍练花花棍.或者在麦秸垛处玩捉迷藏.或者在生产队的饲养室听讲故事.最有意思的是听瞎子说评书.小五义.小八义三侠…济公.杨家将.岳飞⋯…真有意思啊!听过都能讲的头头是道!你们知道为啥在队饲养室玩吗?因为那里有煤炉暖和.还有半屋的草料一一锄的只有四五公分长.听着听着我们就在草料堆里睡着了!哈哈!很愉快哟!现在人体会不出的!
听看评书,那时候说书人会在各个村子流动说评书,自己吹拉弹唱,说的有声有色,每天晚上开场白:“说书不说书,上场先读毛主席语录”或者“说书不说书,上场先作诗”,什么《杨家将》、《杨宗英下山》、“《黄天霸》”等等,没到傍晚,群众们都提前搬个板凳椅子围在说书人的方桌周围等着开讲,一听听到月落西山才散去,当时的文化生活还是挺不错的,比现在人人都是手机控好多了
迎接春节,春节倒计时! 我们家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有电,那时大队给每个自然村都在村中心安装大喇叭,收听新闻和文艺节目,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枫,我家的收音机是上海熊猫牌的,用现在的话讲那就是名牌啊。 更有趣的是,那时好多家在放收音机时,都将自家的窗户打开,把收音机声音放到最大量,比谁家的收音机最响。 还有啊,大队经常利用有线广播开大会或发通知等等。这些事已过了六十多年,经历过的人们,现在还津津乐道。
我们那里最热闹的两件事,一是娶媳妇,提前好几天,七大姑八大姨都请到,亲朋好友都帮忙,热热闹闹好几天。二是过年,进腊月基本上生产队就不安排下地了,直到正月底,年前家家户户忙着赶年集备年货,初一人们从刚黎明就起来到祖上拜祖,给长辈们拜年,节后忙着走亲串朋,那时的人们亲情特别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