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一场大火,给法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造成了严重的损毁。经过为期五年的修复,2024年12月8日,这处世界首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又一次焕发新姿,并将对公众开放游览。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聚焦巴黎圣母院,并透过中国摄影家何世红先生的高清画面,回顾巴黎圣母院的艺术之美。
2019年4月15日晚,一场大火烧痛了巴黎人的心。800多年来作为巴黎城市地标和欧洲历史见证者存在的巴黎圣母院,在风光秀丽的塞纳河畔陷入火海。不少巴黎人当场失声痛哭。
据法新社16日报道,巴黎圣母院内许多精美无价的文物已及时运出火场,包括被认为是耶稣遇难时戴着的荆棘王冠与被奉为中世纪欧洲君主楷模的路易九世(圣路易)的法衣。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圣母院是属于全人类的”,在火灾发生短短24小时内,从领导人到商界精英,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巴黎发出慰问并伸出援助之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就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向全体法国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他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
在法国,没有另外一座地标像巴黎圣母院这样代表法国。与它同样作为法国国家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只有一个世纪的历史,而巴黎圣母院从13世纪起已经屹立在法国。
数百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建筑艺术和文化的灵魂标志、也是艺术品和文物的重要收藏地。巴黎圣母院之于人类文明已超出了建筑的物理意义,在艺术的高度上它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了收藏这座人类文化艺术的隗宝,中国摄影家、微摄创始人何世红先生20次前往法国拍摄巴黎圣母院,带回了3000多张珍贵图片,通过他的相机镜头记录下了昔日金碧辉煌的巴黎圣母院以及若干细节,让一个摄影家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法兰西。
何世红先生的故事,宛如一曲动人的赞歌。他的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心灵与艺术的洗礼。他没有被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所打倒,而是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前往。20次的往返,不仅是对巴黎圣母院的敬仰,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承诺与对文化的捍卫。
每次到达巴黎圣母院拍摄,何世红先生总是第一个排队进入,最后一位走出巴黎圣母院的中国摄影家。
在何世红的相机镜头下,巴黎圣母院的每一处细节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无论是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下的斑斓光影,还是雕刻精美的石柱,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他用心捕捉那些被人忽略的瞬间,展现了这座教堂的灵魂与气韵。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与巴黎圣母院深情对话的结果,也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在摄影旅程中,何世红不仅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传递者。他通过微摄这一移动互联网图片社交平台,将巴黎圣母院的艺术之美带给了全世界。每一张照片,都是他与这座伟大建筑之间情感的纽带,都是对其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法国达盖尔摄影协会主席LE METAYER Yann说,何世红先生对巴黎圣母院的影像保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的作品让世界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巴黎圣母院。
2016年3月,何世红带着夫人第20次来到巴黎圣母院拍摄,没想到3年后2019年4月16日,一场大火结束了这座人类的艺术殿堂,他拍摄的几千张关于巴黎圣母院每一个细节的图片,成为人类最珍贵的历史资料之一。
何世红的执着与专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法兰西。面对历史的洪流,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文化瑰宝发声。他的每一次拍摄,都是对巴黎圣母院的敬畏与热爱,更是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珍视。在许多摄影师忙于追逐商业利益或热门题材时,何世红却默默坚守在这片充满历史和情感的土地上,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这样的坚持与奉献,感动了无数人。在国际摄影界,何世红不仅仅是一位摄影家,更是一位文化的使者。他用镜头记录下巴黎圣母院的沧桑与美丽,向世人展示了这座教堂在历史长河中的无与伦比的地位。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与情感,巴黎圣母院在经历了火灾的洗礼后,得以更好地被世人铭记与珍惜。
在2024年12月8日,当巴黎圣母院重新对公众开放的时候,何世红所拍摄的那些珍贵影像,将成为人们心灵深处对这座伟大建筑的美好回忆。他的故事,正如巴黎圣母院本身一样,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感动着每一个热爱文化与艺术的人。何世红的执着与奉献,将永远激励我们去珍视和保护人类的共同遗产。
每天早晨7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巴黎圣母院一侧排队,9点30分开始进入。后来,这个场景让大火完全终止了。
20次前往法国巴黎圣母院拍摄的故事感动着法国摄影界。2016年,欧洲最大的中文报纸——欧洲时报社社长和总编辑在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报社总部迎接何世红先生第20次拍摄巴黎圣母院的到来。
2016年4月,照相机发明人、法国著名科学家、美术家、发明家、化学家达盖尔(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出生地法国法兰西岛瓦勒德瓦兹省省长和达盖尔出生地高乃依市市长正式邀请何世红先生访问达盖尔故居。这是达盖尔故居高乃依市向全球摄影领域历史以来发出的第一份邀请。
高乃依市市长 Bernard Rivy(贝尔纳·瑞威)先生亲自接见何世红先生,就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和当前全球摄影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何世红先生向法国达盖尔摄影协会会长 LE METAYER Yann先生赠送他的“七大洲问计低碳经济”英文光盘。
法国达盖尔博物馆馆长陪同何世红先生参观达盖尔博物馆。
法国达盖尔博物馆馆长陪同何世红先生参观达盖尔路。
高乃依市市长 Bernard Rivy(贝尔纳·瑞威)先生和法国达盖尔博物馆馆长陪同何世红先生参观达盖尔故居。
为了深表对中国客人的尊敬,高乃依市市长 Bernard Rivy(贝尔纳·瑞威)先生亲自拿来钥匙打开了该市最著名的、30多年来没有对外开放的建于中世纪的教堂,让何世红先生参观。
高乃依市市长 Bernard Rivy(贝尔纳·瑞威)先生(右)、何世红先生(中)、法国达盖尔博物馆馆长(左)在教堂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高乃依市市长 Bernard Rivy(贝尔纳·瑞威)先生70年代到过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后来专门出了一本回忆录,他把签有自己名字的书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了何世红先生。
当日,高乃依市政厅用专项通过议会审批招待何世红先生的政府资金,热情招待了何世红先生。随行的法国政府翻译说:专门通过议会审批资金招待一个中国人,这在法国政府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
2017年3月30日,第五届世界摄影(旅游)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2017年“达盖尔奖”同时在大会上举行颁奖仪式。受大会主席何世红先生邀请,法国瓦滋河谷省副省长 Muriel Scolan(斯考朗·穆莱尔)女士、法国高乃依市市长 Bernard Rivy(贝尔纳·瑞威)先生、法国达盖尔摄影协会会长 LE METAYER Yann先生、法国达盖尔博物馆副馆长 Vincent Jean Rene Farion亲临大会为2017年“达盖尔奖”获得者王旭先生颁奖。
法国瓦滋河谷省副省长 Muriel Scolan(斯考朗·穆莱尔)女士、法国高乃依市市长 Bernard Rivy(贝尔纳·瑞威)先生一起在大会上为何世红先生赠送了代表达盖尔故居城市的金钥匙。
达盖尔奖,以照相机的发明人法国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化学家和艺术家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为了纪念他对人类摄影事业的贡献,世界摄影(旅游)大会暨国家摄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荣誉奖定为达盖尔奖。
会后,何世红先生陪同法国客人参观金山岭长城。
何世红先生简介
中国金融家与企业家七大洲问计低碳金融行动发起人,金融企业家、摄影艺术家、环保事业推动者。
2000年开始,先后创办中国金融网、金融网、国家摄影、欧洲金融时报、微摄,现任国际金融服务集团(UFS)董事长,亚洲金控(AFH)董事长,金融传媒集团董事长,国家摄影(国摄金控NP)主席。世界摄影(旅游)组织国际委员会联席主席。2009年—2011年率领“中国金融家与企业家七大洲低碳经济行”行动组走遍七大洲,将低碳经济的理念推广到86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同时带回了近十万张珍贵的低碳环保图片,被国际社会誉为“一个中国公民给世界的低碳长征”。在中外金融界和摄影界,他被公认为“在金融界最懂摄影,在摄影界最懂金融”的人。他积极倡导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责任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行动。
2011年担任低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执行主席。
2014年担任金融发展与风险管理组织执行主席。
2012年4月获得"达盖尔奖"。
2015年7月荣登全球华人榜。
2016年5月在联合国总部被世界联盟(One World for Life)授予全球最高荣誉大绶勋章。
2017年12月担任世界摄影(旅游)组织国际委员会联席主席、世界摄影(旅游)大会国际委员会执行主席。
何世红先生关于摄影的感悟
摄影的最高境界是触动大众心灵的影像表现。
摄影的开始总是在凌晨,就像故事的开始总是在春天。
我们拿起相机不是在拍照片,而是在发现最美的世界、最永恒的瞬间,最真切的情怀,最无私的大爱。
对摄影的热爱,就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
摄影的意义在于表达真相,而真相往往被摄影掩盖。
全民摄影的时代,就是微摄的时代,图片社交的时代。
全民摄影的时代,就是人人参与的大规模图片生产时代。
当你什么都想拍的时候,结果是什么都没有拍好。
摄影的精髓在于专注,专注于一个领域,甚至一个细节。
每一张精彩图片的后面都蕴藏着摄影师的传奇故事。
优秀的摄影师都具有开放的胸怀,就像优秀的摄影作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我的心里一直深藏着三个伟大的人物:科学家、医生和摄影师。他们代表者:未来、生命和永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