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一条姚江,穿过富庶的宁绍平原,两岸是素有“文献名邦”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从井头山遗址的海洋文化、河姆渡遗址的稻作文化,到王阳明、黄宗羲等思想文脉,再到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代文化,这片土地孕育了璀璨的文化瑰宝。

在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达的经济交融共进。余姚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布局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电子材料、机器人和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近年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始终居宁波市第一。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稳步向好,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月1日清晨,船只行驶在浙江省余姚市的浙东运河(宁波余姚段)河道上。新华社发(张辉 摄)

历史名人“活化”

城市发展谋新篇

青砖黛瓦的老屋错落有致,屋顶瓦片排列整齐。龙泉山北麓,王阳明故居静矗。明代成化八年,王阳明生于故居内瑞云楼,并在此度过了童年时代,后又多次返乡祭祖、讲学、探亲,留下了一代宗师的殷殷风范。数百年来,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中心的阳明思想,浸润着城市的基因。

历史名人是城市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也是地方特有的文化符号。以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四位先贤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资源,构成了余姚独特的气质和灵魂,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

余姚对名人故居、史迹遗存进行保护性修缮、陈列改造及环境提升,以高标准修缮保护,让历史名人更加可“触”;对古籍、字画、书信、遗墨等历史名人相关实物资源进行系统修复和整理,以体系化整理研究,让历史名人更加可“阅”;深入挖掘历史名人文物藏品蕴藏的思想内涵,精心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以高质量传播弘扬,让历史名人更加可“感”。

近年来,余姚以实施历史名人“活化”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历史名人资源的修缮保护、挖掘研究、宣传推广和活化利用等工作,让历史名人走出“历史”,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硬支撑。

据介绍,目前,余姚已将“阳明文化、黄宗羲思想”纳入学校地方特色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开设相关课堂,还专门推出了地方专题教育材料。作为王阳明、黄宗羲的故乡,把握好、传承好先贤思想的深刻内涵,已经成为余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文化的传承,为余姚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成为企业经营、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内涵。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2005年研发第一个中国制造靶材,到实现整个生产线自主创新,直至取得10纳米、7纳米、5纳米和3纳米技术量产,使得我国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不再依赖进口。

公司董事长姚力军表示,企业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上市公司,正是因为秉持了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理念。“我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就是聚焦我们国家的战略需求,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克制住了不当的欲望,防住了心中的‘贼’。”

姚力军带领创业团队于2018年组建了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半导体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新材料及高端应用材料、高端医疗材料及器材、智能装备及控制系统等科技前沿,进行战略布局,致力成为半导体行业产业化和人才培养的高效创新平台。截至目前,阳明工研院孵化培育的17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全部成长为规上企业,并有4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省余姚市横坎头村的“红芯植物工厂”。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翁忻旸 摄

红绿融合发展

革命老区开新局

走进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村里青石板道上游人如织,十分热闹。参观完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来自绍兴的游客杨飞感慨:“革命先辈们太不容易了,有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位于余姚的四明山革命老区,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余姚依托四明山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进行保护性修缮,将红色旅游景点更好地呈现给游客,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机关所在地,有“浙东红村”之称,红色底蕴深厚。近年来,横坎头村党委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红色文旅,创新探索红色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与此同时,余姚革命老区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发展起了樱桃、猕猴桃、蓝莓等特色水果产业,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2023年,四明山革命老区78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9亿、经营性收入6593.18万元。与此同时,民生保障基础不断夯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老区人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我们将着力建设四明山北麓门户区,打造余慈统筹新节点、老区共富新窗口,以正在推进的四明山省级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试点为契机,走出一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山区共富先行示范之路。”余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海军说。

走进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红芯植物工厂”的种植大棚,阵阵蔬果清香扑面而来,阳光透过棚顶的薄膜洒下,无土栽培架上一簇簇蔬果长势喜人。

2022年,横坎头村党委采取“企业+股份经济合作社”机制,由横坎头村提供土地、劳动力,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并负责管理运营,植物工厂拔地而起。

如今,植物工厂可种植70余种水培蔬果,每年可持续生产约20茬,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工厂还吸纳了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6万余元。

类似“红芯植物工厂”的同心结对工程在余姚有上百个。这些结对工程通过项目共建、投资入股等形式,吸纳民营企业等主体开展村企结对、侨团联村,共同开发精品农业、高端酒店、特色民宿等,推进四明山老区走出老百姓“可感可及”的共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3日在宁波余姚市拍摄的井头山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遗址保护开发

7000年河姆渡展新颜

1973年,一片聚落遗址在四明山下问世,实证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摇篮。半个世纪以来,围绕河姆渡文化的探索从未停止。

作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里程碑,河姆渡遗址生动再现了南方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纺织、艺术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后,田螺山、傅家山等遗址被一一发掘,为充实和完善河姆渡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例证。2013年,我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井头山遗址发现,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

2022年底,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立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田螺山和井头山遗址考古领队孙国平介绍,随着考古发掘工作不断推进,“河姆渡文化版图”持续扩大,标志着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工作已逐步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大河姆渡”时代,也汇聚成了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自信和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浙江省余姚市井头山遗址发掘现场。(资料图片)张辉 摄

四明山与翠屏山之间的姚江谷地,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有序推进。遗址公园以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和鲻山遗址3个同属河姆渡文化的文保单位为核心,并将周边的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等囊括其中。其中,遗址公园启动区项目地处河姆渡遗址区域,计划于2025年年底竣工。

“建成后,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开启跨越七千年的时光之旅,划桨驾舟,撵稻制陶,沉浸式体验河姆渡先民的一天。”宁波河姆渡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定儿介绍,根据现有遗迹分布,启动区规划设计的5个展示区将从聚落生活与文化面貌、史前稻作、采集渔猎与工具制造、古代自然环境、现代自然环境5个方面阐释姚江谷地人地关系的变迁。

据悉,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推进,将进一步带动周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为村民们增加旅游收入,还能在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可听、可观、可感的遗址公园,也将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初冬的四明山依然草木葱绿,姚江两岸尽是一派好风光。

“余姚作为经济外贸强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实践中要勇立潮头,不断做出新作为、新贡献。”中共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说,“接下来全市上下将聚焦如何做好创新、开放、共富和文化四篇文章,书写好余姚人文经济学新篇章,把‘阳明故里 智汇余姚’的城市品牌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