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2月8日电 题:担负科学家使命 服务时代发展——来自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赵彩琳
“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是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说,科技创新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潮中,任何国家都无法孤立地推进科技创新,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共享科技成果,实现共同发展。
12月6日至8日,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在云南腾冲举办。来自国内外的千余名院士专家、大学校长、青年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等,围绕加强科技合作、学科交叉融合、打通创新链条等话题展开热议,在交流互鉴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
科技事业从跟跑参与到领跑开拓、从重点领域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11位。
站上新起点,科学家肩负着怎样的使命?论坛所设立的腾冲科学大奖给出了一种答案。这一奖项旨在奖励在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和挑战、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等的全球科学家。今年的获奖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谢晓亮。
薛其坤带领团队利用特殊材料磁性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大奖评价为“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探索新材料、发现新效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培养高水平劳动者的重要手段。”薛其坤说,团队正努力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发展进一步的应用,最终服务于国家和人类需要。
当前,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突破应用,正有力催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范式变革,成为本届论坛上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话题。
作为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多年来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临床医学相关新兴交叉学科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其团队发明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已使九千多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后代传递。
“近年来在我所处的生命医学领域,出现了AI大模型、生物样本数据库等许多学科交叉的突破性进展,我都在积极学习。这些都说明生物医学研究范式向大数据、大团队发展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科技创新不能再是各自为战,科学家之间、国家之间更频繁的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谢晓亮说。
与会院士专家表示,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融合,不仅在于提升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更从根本上打破了学科边界,加速了知识体系的重构与演化。
“目前我国已有73所高校获批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或硕士点,169所高校自主设置了250余个与智能相关的目录外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通过学科建设,汇聚了多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促进知识、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甘明刚认为,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的深度融合,既需要学科之间的技术协作,也需要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携手构建领域创新生态。
要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成果转化是关键一环。本届论坛对外发布了216项国内先进科技成果和100项技术需求,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清华大学费维扬院士团队的碳捕获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的绿氢耦合二氧化碳高效转化技术,此次便以绿氢甲醇制、储、运、加、用一体化项目落地云南曲靖。“云南有着丰富的风光水电资源,项目将在交通运输、钢铁冶金、能源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资源高效利用,也会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李灿院士团队成员韩涤非博士说。
科技创新创业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稳定支持。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亮看来,一方面,要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优质的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另一方面,通过一二级市场的联动,让企业上市融资,同时也让资本实现有效退出,促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本届论坛宣布启动腾冲科学家论坛发展基金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将重点支持论坛链接的专家资源及优质的成果落地。据介绍,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腾冲科学家论坛已累计促成人才引进项目496个、招商引资项目780个,协议投资1900亿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