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软人的日常因建设智慧校园而变化,一所坚持走智慧化、数字化办学之路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正在不断探索、寻求答案。
“4A”智慧学习空间
学校建成具备60000余个信息点和无线全覆盖的SDN无感知接入校园网、100G高速互联的同城双数据中心与混合云基础设施,以此为基础向师生提供先进的信息化环境,增强学习空间服务能力,并已建成330余间智慧教室、8大“云管理”实训室,实现了两校区资源共享、数据同步、业务共享、全域安全和“4A”柔性学习环境。
“数智化”教学模式
学校基于智慧教室+智慧巡录课系统,积极推进前沿科技与课程教学融合创新,建成101门“数字化立体课堂”示范课,将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充分融入教学;建成50门人工智能+教学试点课程,如建设基于阿里巴巴AI实训基地创设英文坐席员实训等“人机协同”新形态课程,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等进行课堂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4S”智慧教育服务供给
学校依托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集团化办学,打造“4S”产品服务模式,将TOPCARES教育理念、方法、模式、体系、标准等数字化、产品化、平台化,推广应用到全国700余所合作院校;全国布局13个数字工场实训基地,服务当地IT、数字产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教学运行周期,为学生提供贯穿大学四年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构建东软红特色思政育人实践平台,形成可示范推广的特色智慧应用。
“素养本位”智慧评价体系
学校构建了BD+AI赋能多元化核心素养评价,确保学生的能力素质达成可感知、可量化、可实施;知识图谱融入“专业课程双闭环”系统,提供课程学习效果、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分析报告和个性化推荐,构建学生-教师-课程数字画像,其中为学生提供的个性化发展性评价画像,提供动态快照和毕业时可向用人单位呈现的数字简历,推进智慧赋能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与成长。
“以人为本”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
学校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实践创新和学习发展的一体化制度环境,包括融入数字素养新标准和数字技术新内容的培养体系、数据驱动的教师发展-评价-激励融合机制和教师发展资源平台,创新“对话大师”元宇宙场景,推进教师综合画像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将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1+1+M+N”人工智能素养培养体系;推进学习力发展游戏化平台和学生综合画像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文化+技术”智慧治理
基于学校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技术规范、智慧教育制度流程的升级改造,同步升级智慧化教学系统、管理系统、数据中心;构建NEUMETA虚拟校园与智慧应用,开展“灵境式”育人,建立数字艺术品交易中心,推出毕设作品元宇宙展和全场景融通思政主题活动;平安校园、智慧场馆、食堂安全等智慧化管理项目以“揭榜挂帅”形式开展建设,促进科教融合,践行精勤博学、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
面向未来,作为应用型高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深化TOPCARES教育教学改革。继往开来、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为辽宁乃至东北的全面振兴,为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