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汇“四普”调查组对“海关俱乐部”开展实地调查。依循“汾阳路9弄3号”的地址,走进了弄堂,9弄内部有两个3号门牌:一处是3号新楼房,另一处是与“四普”有关的“老3号”,小区居民一般叫它“木屋”或“小木楼”。
汾阳路9弄3号航拍
灰白相间的“木屋”是英国早期殖民地风格花园住宅,建筑面积478平方米。两层高砖木结构,底部架空,南立面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方柱敞廊。因外墙沿水平方向铺有大型木板条,且门窗也是木质,称其“木屋”实至名归。
“木屋”建于1898年,是“衡复风貌区”徐汇版块内年代最久的现存建筑,恰巧是这一区域里唯一一位跨越了三个世纪的“老寿星”。它刚落成时,汾阳路以及附近的淮海中路都尚处于规划阶段,最初甚至连门牌号都没有,差不多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登记为“毕勋路(汾阳路旧称)9号”。
据记载,“木屋”由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建造,意在给身处异国他乡的欧美籍海关职员提供一个聚会、交友的娱乐场所,“海关俱乐部”之名由此传开。置身僻静的上海西郊,可以暂离杂事困扰,享受宁静的乡村氛围。后来职员们业余生活选择面大大拓宽,这里的俱乐部功能渐被废弃,到四十年代成为海关宿舍楼。
1948年老地图上的汾阳路9弄3号与汾阳路45号
1949年后,“木屋”长期由新中国海关工作者及其家属居住,延续历史特色。早先存在的大花园地皮上,建起新式小区,但“木屋”旧有主体建筑完整保留了下来,与周围风格迥异的它,默默地坚守着这片熟悉的土地;1994年,“木屋”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四普”调查组在现场发现,历经两个甲子有余的老屋,虽几易其主,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倒是做得相当到位:除自然折旧外,建筑内外最具特色的多处木结构部分,以及方柱、屋面等重要部位,基本上接近它初建时的模样。
汾阳路最北段东侧区域,有着不少中国海关发展史的印记。与“木屋”仅一墙之隔的汾阳路45号西班牙式花园洋房,由邬达克1932年设计建造,几位海关高级官员都将此处作为宅邸;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税务司、完整见证中国海关主权回归的丁贵堂,在1945年至1950年间居住其中。丁贵堂前往北京后,45号由上海海关学校使用,直到1997年整体搬迁至浦东新校区,这里才成为“汾阳花园酒店”——从1898年起,几代海关人在汾阳路畔留下足迹,至此恰巧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
丁贵堂与他的旧居——汾阳路45号
在同一道路沿线或邻近区片范围内,将几处蕴藏相同领域历史资源的文物点位捏合起来,往往可以勾勒出“专题史”在本地发展的清晰轮廓。汾阳路畔如果以“海关史”为线索,存在深挖的潜力——这样的尝试,有助于进一步利用文物普查成果,描摹的“城市肌理”更加清晰,属于大家的徐汇故事会更添浓墨重彩。
编辑:叶芳芳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