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7日,为庆祝非遗保护领域取得的这一重大成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阆中古城组织了丰富多彩非遗传承体验活动。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和目的,通过巡演表演、活态展演以及线上直播,全方位展示春节习俗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进一步营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此次“春节”申遗,我省绵竹年画、夹江年画、自贡灯会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都位列其中,为本次申遗成功增光添彩。特别是向联合国提报的申报片中,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阆中,更是元素满满,向世界展示了阆中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
“春”之喜 超长巡游队伍点燃古城激情
清晨的阆中古城,古城内到处张灯结彩、流光飞舞,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上午十时,虽然天空开始飘落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前来参加活动人们的热情。随着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川北大木偶、川北王皮影、巴象鼓、狮舞、龙舞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轮番上阵,春节老人赐福、提灯会、麒麟赐福等传统民俗表演,更是将春节的喜庆与祝福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踩高跷、竹马、牛灯、送丝蚕、彩莲船、板凳龙、舞鱼灯……由上百人组成的巡游队伍沿着古城威德牌坊至西门的路线行进,一眼望不到头。沿途的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观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特别是当巡游队伍经过贡院广场时,精彩的展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演员们各展所长,用精湛的技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专程驱车上百公里赶来阆中,就是想与所有人共同参与、一起见证这个难忘时刻。”一位泸州游客在人群中兴奋挥舞双手与巡游队伍互动,7岁的儿子则坐在他的肩膀上,不时发出快乐的笑声。
“春”之景 活态展演引发游人追捧
除了巡游表演外,活态展演也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展示点位依托古城现有景点建筑,搭建了沉浸式场景,绵竹年画、夹江年画、仪陇剪纸、刺绣、竹编、糖画等非遗项目纷纷亮相。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示了传统技艺的精湛与独特,更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市民和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非遗的魅力。
在威德牌坊两侧,绵竹年画、夹江年画的传承人们正忙着为游客制作年画;而在西城1966广场,仪陇剪纸的传承人则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习剪纸技艺。这样的互动体验,不仅让市民和游客对非遗年俗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民俗手工艺集中展示,让人大开眼界。”一位从成都来的游客说,以往在景区只能看到部分非遗展示,这次在阆中一次把年画、剪纸、缫丝、糖画等看个遍,让人不虚此行。
“春”之声 线上直播共同见证此刻
当天下午2点,活动还开启了线上直播,通过多平台转播,将这场文化盛宴传递给了更多无法来到现场的人们,线上线下,近500万人次共庆“春节”申遗成功,共享非遗年俗味。
为何选择在阆中举办此次庆祝活动?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汉时期,阆中籍天文学家落下闳研究制定出《太初历》,首次恒定“以孟春正月为一元之始(即春节)”的历法体系,由此开启了“春节”的历程。2009年,阆中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美誉,阆中也以“春节文化发源地”为名片走入大众视野。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春节”申遗成功的一次庆祝,更是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每年春节期间,四川各地都将举行“非遗过大年”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活动诚邀世界各地游客,过中国年,共享非遗之美。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 供图供稿
(来源:四川新闻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