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孙秋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广东省开平市自力村内的稻田与四周的碉楼相映成趣。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摄

在侨乡广东开平,矗立在乡野间的上千座中西合璧的碉楼,在曾经动荡不安的岁月里给了开平人一个安居的梦,至今仍牵动着海外侨胞的思乡情。

19世纪中叶,开平等地农民迫于生计,踏上海外谋生之路。当时,潭江流域一带洪灾和匪患严重,华侨有所积蓄后,纷纷回乡或汇款兴建居守兼备的碉楼,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一座碉楼是否具备很强的防御功能,主要看其突出楼体的角堡(俗称“燕子窝”)和射击孔的数量。

“碉楼是开平人去海外赚钱后回来建造的,见证了一段华侨文明的辉煌。尽管有的人离开了开平,但是这些建筑是他们的家园,也是他们的根之所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暨建筑系教授谭金花说。

碉楼是中国乡村常见的防御性建筑。开平被誉为“中国碉楼之乡”,其碉楼数量多,既有中国传统碉楼建筑特点,又融合外来建筑文化风格,形成一种特殊的乡土建筑类型。电影《让子弹飞》在此取景,更让开平碉楼被广泛熟知。

开平自力村的碉楼群以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闻名,古榕树、荷塘、稻田与四周的碉楼、民居相映成趣。

铭石楼是自力村最高的一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于一体的碉楼,由旅居美国芝加哥的华侨方润文于1925年回乡修建,为铭记父亲方守锡一生打石的生涯,遂将此楼命名为“铭石楼”。

铭石楼处处可见设计者中西合璧的巧思,其屋顶中央设有六角攒尖式凉亭,配以绿色琉璃瓦、爱奥尼式柱子和罗马拱券,正面有巴洛克曲线山花,下面是“铭石楼”的匾额。

“开平70%的碉楼是混凝土结构,水泥来自英国和瑞典,钢筋来自德国,瓷砖来自意大利,木材来自印尼。不仅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进来了,更重要的是西方建筑文化也进来了。”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说。

走进铭石楼,仿佛穿越到楼主人居住的年代。入口处的德国钢板门窗已经锈迹斑斑,客厅摆放着从意大利进口的玻璃屏风。房间内有多个华侨回乡时专门用来装贵重物品的“金山箱”,箱子的大小和数量是华侨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沿着陡峭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上,楼主人的时髦生活方式逐一展现:西式炊具、第一代手摇缝纫机、台式留声机、进口奶粉和化妆品、浴缸、马桶……

“我们当年清理这栋楼的时候,妇女用过的法国香水和美国庞氏面霜,男人用过的三五牌香烟和威士忌都保留在这里。侨乡民众的生活跟海外联系非常密切。”张国雄说。

澳门开平青年会会长方焕兴是自力村华侨后代,1973年出生于开平,其先辈方文龙、方文胜于1917年建起自力村最早的一座碉楼——龙胜楼。“我出生的时候奶奶还住在里面,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搬出来,小时候我经常到里面玩,印象最深的是家里的留声机,那时候国内还没有普及。”方焕兴说。

开平碉楼在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至今完好保存1833座,分布在15个镇(街)。从建筑形式上看,有别墅式、庭院式、教堂式,较为全面地融汇了世界各国建筑的精华。

其中,赤坎镇三门里村落内的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形制最原始的碉楼;蚬冈镇锦江里村落内的瑞石楼是开平现存最高、最美的碉楼,有“开平第一楼”之称。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

从小在开平长大的谭金花,自2009年起在开平建立“仓东遗产教育基地”。谭金花介绍,“仓东遗产教育基地”面积约300亩,面向全球开放,华侨华人到这里可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当年离乡间漂洋到金山,流血流汗为赚钱,抛妻别子情凄惨,孤单有家亦难还。思念亲人长抱依,别时容易见时难。”当地民谣唱出了华侨那时外出闯荡的艰辛,对于他们来说,“故乡的碉楼和村落,就是心中最深的牵挂。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