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7日至8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粤举办广州论坛2024年年会,本次论坛主题为“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迈向世界最好湾区”,来自世界著名湾区以及全国主要城市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各界精英建言献策,分享洞见。

论坛期间,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冬妮接受南都·湾财社“湾区金融一线·大咖谈”栏目专访,她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内涵、科技金融协同的创新逻辑以及未来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路径。

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巨大 科技、制度和市场共促创新力

南都·湾财社:您认为,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孕育出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在这方面有哪些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如何发挥其创新力?

何冬妮:实际上,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已经有20多年了,它先由学者提出,再逐步上升为政策决策,成为战略部署。我们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搭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大湾区的制造业都在此过程中有所积淀,这就为它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的机遇奠定了产业基础。

AI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大湾区有非常好的制造业发展基础,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工业应用场景。同时大湾区也是中国中产、高净值人士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它也有很丰富的消费应用场景。这是我们大湾区的优势。

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怎样提升自己的创新力?我一直觉得有三个维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科技,二是制度,三是市场。首先,科技创新最重要的“三驾马车”包括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金融支持,驱动“三驾马车”的主体非常重要。基础研究的主体主要是大学和研究机构,比如香港有五所QS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还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冬妮在2024年广州论坛上发言。

基础研究要转化成应用技术,就需要企业,比如深圳就有很多创新型企业。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广东省在列的79家民企平均研发强度为6%,珠三角九市在列民企平均研发强度为6.11%,高于全球研发投入1000强中欧盟企业(4.78%)、日本企业(4.48%)的平均研发强度。

在大湾区,有两类企业主体创新活动最为活跃。一类是以华为、腾讯、大疆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大湾区内有超过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另一类是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广东省新增65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金融方面,大湾区也有很好的基础优势,特别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多方合力,可以提升湾区整体的创新力。

第二,对提升创新力来说,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所有机制当中是最重要的。首先,市场机制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在市场竞争当中胜出了,市场就会奖励你,获得利润,获得更多顾客。其次,政府部门如何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我觉得可以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强国学习。比如美国政府是美国技术的最大买家之一,美国政府资助了大量技术研发后,技术很大程度上就向企业开放,企业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推动技术落地产业化,获得资金回报,再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提升创新力除了需要科技和制度,也需要市场。创新之后,要有人买单,才会有人不断地去创新。大湾区在市场方面有其优势,另外,大湾区内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发展差距,实际上在这种不均衡当中,也蕴含着市场空间。我这些年一直建议,要投资于人,因为创新是人力资本驱动的,并且只有就业、健康、教育、社保这些基本保障到位后,大家才敢消费。

南都·湾财社:您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进程中的独特定位与战略意义?它将在哪些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何冬妮:我们提出,世界级湾区是以创新力为核心支撑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甚至控制力的湾区。未来大湾区如果能够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就能成为中国跟全球之间的科创枢纽,在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格局中,就会赢得先机,把握主动权,开拓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当然我们也认为,如果把湾区比喻为人体的中枢,那么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只有整个生命有机体健康发展,同时枢纽更加强壮,才能实现更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对中国经济增长而言,我认为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带动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大湾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通过科技提高这些制造业的附加值水平,使得中国制造业能够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其次,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也能带动中国南方更均衡发展,由先进带动落后,拓展内部市场空间,释放市场潜力。

探索设立粤港澳三地财政 共同出资的专项科创基金

南都·湾财社:您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以三大平台为重点打造世界级经济湾区(科教人才平台、研发制造平台、金融平台),请您谈谈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这三个重点平台的条件,以及具体如何推行?

何冬妮:这三大平台是郑永年教授提出的“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的延展,意思是高端人才、资本等要素在湾区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进而形成嵌入型的世界级经济平台。针对前述科技创新“三驾马车”而言,大湾区具有打造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的基础与条件。

在基础科研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在册高校约为140所,其中香港有5所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大学;我们还有5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重大科技设施;270多所新型研发机构。应用技术方面,珠三角拥有密集且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产能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全球领先。2022年大湾区发明专利有效量67.2万件,占全国比重13.5%;2023年全球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量TOP 50企业里,中国企业有14家,其中半数来自大湾区。

金融支撑方面,香港的银行业国际化程度高,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已在香港展业,全球100大银行中有72家在香港运营。香港保险业管理资产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香港是全球最活跃及流动性最强的证券市场之一,过去十年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金额约为2940亿美元,累计首发募集资金全球前列。香港是内地以外亚洲规模最大的私募基金枢纽,截至2023年底,管理资产总额约2210亿美元。香港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香港金融市场的高度开放为其发展科技金融奠定基础。

打造三大平台,目的是提升大湾区基于创新力的发展力。一是建设开放的科教-人才系统,打造世界级科教人才平台。促进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共享流通,推动基础科研领域评价体系改革。以高技术人才为重点,在大湾区重点开放平台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外国人才签证政策等。

二是建设开放的企业机构系统,打造世界级研发制造平台。形成包容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开放型创新生态体系,科技创新政策对各类创新主体一视同仁、公开透明。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科研数据、科研仪器设施等向各类企业和机构开放与共享,推动各类实验室、企业、科研机构间的人员流动、信息分享等。

三是建设开放的金融系统,打造世界级金融平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以市场准入、信用环境、竞争机制、中介服务为重点,优化风投、创投营商环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风投创投领域,打造科产融紧密结合的生态体系。

我们建议要打造大湾区版“超级淡马锡”,整合三地的政府引导基金,进而带动大湾区城市产业基金的整合优化,避免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探索设立粤港澳三地财政共同出资的专项科创基金,如针对基础科学研究交流的自然科学联合研发基金、针对新兴产业投资孵化的新兴产业联合引导基金、针对科研人员跨境交流培养的科研人员联合培养基金等,引导大湾区科创资源优化整合。

南都·湾财社:展望未来5-10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可能会呈现哪些主要趋势?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大湾区应如何提前布局、应对挑战?

何冬妮:我个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转型可能会是4个方向:服务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核心是提高大湾区制造业的科创含量,从而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中国的企业能够真正从卷低端、卷成本,到立品牌、立标准,能够卖标准、卖品牌、卖服务。

我们确实面临着许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管是特朗普上台,还是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冲突不断。对于企业来说,就会面临着供应链管理、市场或者是技术创新更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要如何应对?第一,企业还是要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第二,在大湾区要培育一种鼓励创新的生态。要形成这样的生态,政策需要更公平、稳定和具有延续性,能够稳住民营企业的预期。

统筹:任先博

执行统筹:刘兰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彭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