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气仪表看似无趣又复杂,却给我创造了发挥才能的舞台,热爱可抵万难!”作为给设备“巡诊把脉”的技能“医生”,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祥精细化工)职工姬冬央,把汗水和青春融入创新生产一线,以技能彰显个人价值,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石化医药系统大工匠、三门峡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8年5月,加入开祥精细化工的姬冬央负责企业最核心的部分——电气仪表系统。各项参数、设备情况、检修状况……面对一箩筐要学习的东西,他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找了个手掌大小的笔记本随身带着,遇到问题随时记录,自己琢磨不透就找前辈请教,直到实际操作得心应手。
2016年年初,三门峡义马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极寒空气席卷,气温骤降至零下18摄氏度,厂区气化炉上的多个仪表被“冻僵”,警报声此起彼伏。凌晨1点,姬冬央召集部门员工紧急集合,逐个检查仪表,寻找故障根源。
在寒风中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后,检修突击队终于成功修复了40多个出现故障的仪表,直到最后一个仪表恢复正常,姬冬央疲惫的脸上才露出笑容。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产力,而一线是技术工人创新的养分。”2015年,姬冬央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实践、创造价值。
2020年,一台锅炉在运转时突遭“梗阻”,锅炉给水气动阀门的故障导致整个热力供应系统瞬间陷入瘫痪,生产线停滞。姬冬央和技术团队虽然很快把问题解决了,但“怎么才能完全避免阀门故障”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由于业内没有类似案例可参考,姬冬央就自己钻研。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他带领团队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又反复进行百余次试验,最终,双气路无扰动切换装置成功问世,为厂区热量供应又加上一层安全“保护罩”。
“只要肯动脑、肯动手、肯钻研,就没有迈不过去的‘火焰山’。”姬冬央说。目前,姬冬央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共取得技术创新150余项、大众创新600余项,发表论文26篇,获得专利6项,创造经济效益达900万余元。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卫静 文/图 )
来源:中工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