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第二预审分庭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俄罗斯总统儿童事务专员玛丽亚·利沃娃 - 贝洛娃发出了逮捕令。2024年9月初,普京不顾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这一逮捕令造访蒙古国。近日,国际刑事法院(ICC)驳回了蒙古国的一项上诉请求,理由是乌兰巴托在普京到访该国时没有将其逮捕,国际刑事法院认为这违背了蒙古国自身的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前,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于首都乌兰巴托的苏赫巴托广场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蒙古国展开正式访问。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等两国官员参加了该仪式。两国总统将针对双边关系以及双方合作展开会谈,两国政府也会签署合作文件。据了解,普京在与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的会谈期间,将会探讨两国在工业、农业、能源以及运输等具有合作前景的领域。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且不符合事实的。国际刑事法院(ICC)对普京发出通缉令是毫无依据的政治操弄行为。俄罗斯并非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该法院对俄罗斯没有管辖权。普京的外交行程是正常的外交活动,旨在加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与所谓的“挑衅”毫无关系。这是尊重各国主权平等、推动国际关系多元化发展的正常交往,不应被恶意解读。

国际刑事法庭要求蒙古国逮捕普京,这简直是不近人情的苛求。他们完全没有考量蒙古国的实际状况,蒙古国怎么可能做得了这种事呢?就算退一万步说,假设蒙古国有心按照规约行事,真的将普京拘捕,那又如何把普京押送至海牙呢?要知道,蒙古国被中俄这两个邻国包围,不经由中俄领土,蒙古国根本无法向外运送任何东西。显然,蒙古国对中俄都存在一定的顾虑,然而却与美国开展军事安全协作,还把美国视为“第三邻国”且给予很高的地位,这就导致蒙古国在东西方之间的处境有些尴尬,仿佛“里外不是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国为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按相关规定,它有责任逮捕被通缉的嫌疑人。普京前来访问时,理论上蒙古国应有所行动。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蒙古国的能源供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俄罗斯,其95%的石油产品需由俄罗斯提供,并且超过20%的电力也来自俄罗斯。这意味着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犹如蒙古国的强大后盾,要是惹恼了这个后盾,蒙古国未来的日子必然不好过。此外,蒙古国长期奉行中立政策,并不想轻易卷入大国之间的纷争。

冷战期间,蒙古国对苏联紧紧追随,同西方世界的往来极为有限。冷战结束后,蒙古国开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试图借与欧美国家的交往来制衡中俄的影响力。但这一策略从起始就并非一帆风顺,所谓“第三邻国”的构想虽听上去美妙,却忽视了一个冷峻的事实:地理位置不可变更。与远在他方的欧美国家相比,中俄对蒙古国的影响既直接又深远,蒙古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和俄罗斯,其安全形势也与这两个国家休戚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蒙古国该如何自救这个问题,恐怕是无解的。国家在进行利益谋划时,必须以自身所处的位置为首要考量因素。对于蒙古国而言,若想谋求更好的发展,最不应采取的就是“第三邻国”这种策略方针。蒙古国理应先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良好关系,之后再去谋划其他盟友关系。“抓普京”这场闹剧,使得蒙古国沦为国际笑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启示:国家利益谋划绝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状况与地理位置,不然就会像蒙古国这样,在国际舞台上沦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