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张5岁小男孩亲吻电视荧幕的照片引得无数人潸然泪下,荧幕中出现的正是女英雄陈薇,当时,她正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已经有100多天没有回过家了。
像这种情况,对于陈薇来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抗击埃博拉病毒、抗击疫情,只要群众面临危险,陈薇都会奋不顾身。
而做到这一切背后离不开她丈夫的支持,两人结婚30多年来,丈夫从未让她做过家务,对于她的任何决定,他都默默支持,丈夫还说:“做家务是对她才能的浪费。”
那他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呢?
美好邂逅的爱情
很多人可能无法想象,陈薇的丈夫麻一铭并非是什么人们印象中的成功人士,既不有权有势,也不大富大贵,相反,相比于陈薇身上亮丽的光环来说,只是一名酒厂技术工的他实在有些普通。
更让不少人难以理解的是,麻一铭还比陈薇大整整11岁,人们不禁要问,麻一铭到底是凭什么能够迎娶陈薇为妻的呢?
麻一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那是在1989年的夏天,刚刚被保送到清华读研满一年的陈薇想趁着假期去爬泰山,也正是坐火车前往泰安的路上,两人见了面。
此时的麻一铭正在青岛的一家葡萄酒厂上班,此行是接受厂里的派遣到北京参加一项任务,刚刚返回,缘分让两人处在了同一车厢。
因为假期人多,陈薇没有买到坐票,就只好一只手扶着座椅,另一只手拿着书读,读书是她的爱好,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有时间,陈薇都会看上一会儿。
而正是这一举动吸引住了麻一铭,麻一铭对陈薇一见钟情,他直接往里面挤了挤,留出了点空位,然后示意陈薇坐下,陈薇性格一向大大咧咧,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就这样,两人聊了一路,期间,麻一铭的言谈举止也给陈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学历有差距,但陈薇还是喜欢上了他。
列车快要到站的时候,麻一铭主动要了陈薇的电话,此后,虽然身处异地,麻一铭还是经常和陈薇打电话聊天,时间一长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不过,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异地恋往往更加艰难,时间一长,陈薇也拿不准主意,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下去,毕竟两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难免会产生一些观念上的差异。
可正当陈薇为此思考的时候,麻一铭出现在了她的身旁。
为了能让陈薇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麻一铭主动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只身来到了北京闯荡。
看到麻一铭的出现,所有的疑问顿时烟消云散,陈薇觉得这是值得自己托付终身的人。
就这样,麻一铭定居在了北京,因为条件一般,只能租在一个小房间里度日,平常时间就四处打工,只要能经常看到陈薇,对他来说就心满意足。
可时间一长,陈薇的父母还是知晓了这桩恋情,他们觉得女儿前途无量,不应该和这样一个身份悬殊、年龄相差这么大的人走在一起,他们害怕女儿会被欺骗,于是,不断地劝说女儿和麻一铭分手。
此时的陈薇已经坠入了爱河,没有听父母的建议,毅然决然地和麻一铭生活在了一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段时间的陈薇过得就是这样的生活。
不仅如此,为了让父母接纳麻一铭,陈薇还趁着带父母到北京游玩的机会,让麻一铭假装成好心的路人,一路上,麻一铭对二老和陈薇都很是照顾,父母也对他称赞有加。
聪明的父母后来还是察觉出来了女儿的用意,见女儿喜欢,而麻一铭又很诚恳,也就支持了女儿的选择。
对于陈薇的认可,麻一铭也十分感动,他一直在拼命地工作,无论陈薇做什么,他都发自内心地默默支持。
就这样,1992年,两人结为了夫妻,婚礼虽然办的十分简朴,但真心相爱的两人都甘之如饴。
从这以后,直到现在,30多年的夫妻生活,麻一铭连家务都没让陈薇做过,在他看来,让妻子做家务是对她才能的最大浪费。
麻一铭一直全力支持着陈薇的事业。
放弃高薪,毅然参军
事实上,陈薇一开始的时候,和抗疫一点关系都没有,她本人从小就想当一名老师,教书育人,初中毕业后,她甚至打算读个师范类的中专。
父母也支持她的想法,毕竟老师也是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不过,陈薇的班主任还是劝住了她,因为她的成绩实在太过优秀,班主任觉得如果不让她去读高中,去考大学,实在是一大损失。
最终,在班主任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陈薇才改变了主意,继续往上考,将来好报效国家。
而天资聪颖的陈薇学起来很快就在全校遥遥领先,1984年的时候,18岁的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顺利考入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后来又以全优的成绩被保送到了清华读生物化工专业的研究生。
读研期间,陈薇与麻一铭走在了一起,彼时的她想着等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然后给麻一铭更好的生活,毕竟几年来,麻一铭的默默陪伴和坚守,她都记在心里。
而以她的能力也非常容易的在大四那年签了深圳的一家公司,待遇十分优渥,按照这个流程走下去,夫妻俩未来的生活也会衣食无忧。
不过,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薇还是改变了主意。
原来,就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导师让她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去取一些实验用的抗体,陈薇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便带着好奇赶了过去。
可到了之后,陈薇整个人都愣住了。
里面的科研人才个个表情严肃,没有一个人休息,全都忙着各自的科研,里面浓厚的研究氛围给陈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陈薇决定认真了解一下。
原来,这所学院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的时候成立的,旨在对抗美军的细菌武器,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就进行了大规模的细菌战,731部队更是臭名昭著,国家深知细菌武器给战士造成的重大损害,因此提前预防就成了必要。
于是,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顶级科学家齐聚到了这里,大家不求名、不求利,都在默默地奋斗着,只为了战士们减少伤亡。
后来,抗美援朝战争以我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但这所学院并没有停止工作,继续在广大军民对抗疾病的战线上做着隐秘而伟大的工作,研制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药物。
了解完学院的历史后,陈薇心里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她顿时意识到这才是自己应该要做的事,这才是有意义的行为。
于是,陈薇果断放弃了之前签的合同,转而参军入伍,成了学院科研队伍的一员,对于她的这一选择,麻一铭明白需要舍弃很多东西,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支持。
“放心去吧,我永远是你的后勤保障!”
始终在战“疫”第一线
就这样,陈薇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专心地致力于科研,哪里需要她,她就到哪里去,一直冲在对抗疾病的一线。
1998年的时候,陈薇生下了儿子麻恩浩,可因为自己工作太忙,她也担心无法好好教育孩子,麻一铭还是那句话“放心去做你的事,家里有我呢!”
于是,在陈薇搞科研的时候,麻一铭一边认真工作,一边照顾着儿子长大,每次陈薇回到家里,都能吃上麻一铭做好的饭菜,这让她很是感动。
而有了丈夫这个坚实的后盾,陈薇也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之旅。
2002年,广东出现了非典病例,然后迅速蔓延全国,面对汹汹病毒,陈薇当仁不让,已经是医学博士的她直接带领医疗队赶赴了广东前线,亲自查看样本,亲自分析病毒的构成,然后亲自带领团队研究疫苗。
那些天,陈薇吃住都和团队在一起,有时候甚至忙一天一夜都没有时间休息,甚至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看到年轻队员有些坚持不住,陈薇就不断地鼓励他们。
她本人则以身作则,一直坚守在那里,成了大家的定心丸,最终,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奋战,陈薇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这种药剂对病毒的预防有着绝佳的效果。
最终,在长达一百多天的前线奋战中,陈薇带领团队创下了无一人感染的奇迹,而她研制出的这款喷雾剂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不过,就在回家之后,陈薇还是哭了,让无数人感动不已。
原来,陈薇也看到了儿子亲吻屏幕的报道,看着儿子对自己的思念,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她其实也清楚,丈夫虽然嘴上不说,也盼望着自己平安回家,接连一百多天没有和他们父子见面,陈薇很是过意不去。
但为了国家和人民,陈薇义不容辞,让她十分欣慰的是,丈夫麻一铭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着她,儿子也为母亲的行为感到自豪。
更让陈薇放心的是,在麻一铭的教育下,儿子麻恩浩也十分懂事,而且从小就有了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想法。
2020年的时候,22岁的麻恩浩还出席了中国工程院召开的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在会上,他坚定地表示等将来学会后一定会做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陈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年大年初二,已经54岁的陈薇来不及和家人团聚,再次收拾行装奔赴了战场,这次她亲自带队来到了武汉参加抗疫工作,而且一待又是一百多天。
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刻,陈薇还是义无反顾地和武汉人民站在了一起,在此期间,她研制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新冠疫苗,再次挽救了无数家庭。
这年9月,陈薇还获得了“人民英雄”国家荣誉勋章,是名副其实的巾帼不让须眉,而这功成名就的背后离不开丈夫麻一铭的默默支持。
有网友说:“这一生,陈薇守护国家和人民,而麻一铭守护着陈薇。”或许,这就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