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小西天

临汾皆如此

这一站

我们走进尧帝陵景区

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

庄严与神圣

尧陵世称“神林”,传为远古帝王尧的陵墓。《吕氏春秋·孟冬纪》记载:“尧葬谷林,通树之。”尧文化是根祖文化的龙头,尧陵作为尧文化的历史遗存和核心载体,是弘扬尧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根祖文化的旅游胜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现存碑文记载,陵前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多次修葺。2007年,临汾市和尧都区两级政府对其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修复开发。

尧帝陵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牌楼、献殿、碑亭、陵丘。景区现存的赤龙壁、山门、木牌坊、献殿、碑亭、看楼等古建筑,很具代表性,让人叹为观止。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尧陵牌坊,又称牌楼。牌坊上书“四海同宗”四字,寓意四海华夏儿女同宗共祖。两边分别是“寻根”“祭祖”的题字,与尧陵的主题相得益彰。

穿过牌坊,登上台阶,我们便看到了尧陵山门。山门上书有“尧帝陵”三个字,尧陵山门有三绝:第一绝为凤头突兀,与帝王陵墓前常见的龙雕不同,尧陵采用了凤雕;第二绝是山门的形式独特,中间为主门,两边为掖门;最后一绝是山门的建筑结构独特,下为过道上为戏台,这种建筑风格全国罕见。

戏台坐南向北,祭祀时用于酬神演出。对联“仰圣境垂聆韶乐合新韵,思陶唐再唱壤歌谐大章”仰古融今,写尽尧乡千年风韵。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壤歌便是天下第一歌谣《击壤歌》。戏台东西两边的看楼分上下两层,在古时看戏时有女上男下、官上民下等说法。每年清明节,这里都会请戏班子前来唱戏祭祀帝尧。

接下来,我们来到木构牌坊,这里又称仪门,于乾隆年间修建,全部是使用木质榫卯架构组成,为单间二柱门楼,楼顶为歇山式简瓦顶,牌楼檐下斗拱层层叠架五挑为十一层,飞檐四向挑出深远,甚是雄伟壮观,是我国现存木构牌坊中的孤例。过去此处为下马坊,古代文臣武官来祭拜帝尧时,都必须在此下马落轿、整冠弹尘、端庄仪表来祭拜帝尧。牌坊正面书“平章百姓”,背面书“协和万邦”,寓意深远。

穿过木构牌坊,我们便来到了献殿。献殿是陵区的核心建筑,明代为钦文殿,殿前阔三间,东西各有配殿三间。献殿前有两副对联,分别表达了尧帝虽逝但名垂千古的敬仰之情,以及历代华夏儿女对帝尧的怀念。

碑亭居陵前,正中矗立着大明万历十二年所立石碑,碑面“古帝尧陵”四个大字笔力雄健,庄重古朴。旁边《义举典祀碑》刻有明嘉靖十八年修复尧陵的全貌图。两侧的10余通碑碣,记载着帝尧的丰功伟绩及尧陵的历史沿革。

随后,我们来到了陵丘。陵丘为圆形封土冢,高约50米,周长约300米,在三皇五帝陵寝中最为巍峨高大。帝尧在位70年,他划定九州、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设立“诽谤木”“敢谏鼓”、实行禅让、兴办教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

尧帝陵

不仅承载着

对远古帝王尧的敬仰

更是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

璀璨瑰宝

让我们一起走进尧帝陵

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