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55年大授衔让衔问题,在元帅和大将层面上,罗荣桓的“让帅”和许光达的“让大将”,他们都给中央正式写过让衔信,被传为佳话,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比如,罗荣桓得知中共中央准备提名授予他元帅军衔时,“立即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信,说明自己参加革命较晚,对革命贡献不大,恳切地请求不要授给他这样高的军衔”。(《罗荣桓传》第一版,第532页)
与以往罗荣桓的建议通常都被中央采纳不同,这次“中央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党中央最后决定授予他元帅军衔不变。
罗荣桓“让帅”的事迹大多军迷们都比较了解。但其实还有一位元帅也曾“让帅”过。他就是叶剑英。
根据现有档案材料公布,早在1955年1月16日,在以彭德怀和罗荣桓名义呈报给毛泽东主席的元帅、大将和上将的提名名单中,关于元帅军衔的评定这样写道:“大家一致的意见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而当时,叶剑英是现任军委委员之一。叶剑英看到他被拟定为元帅后,这样写道:“我诚恳请求,我最多摆在大将的军衔上,这是历史的定评。”(见下图)
看来,同罗荣桓、许光达一样,叶剑英虽没有象他们那样正式给中央写信让衔,但他的这两句话足以表明,他很明确地表达了他“让帅”的想法,并且用了“最多摆在大将的军衔上”这样非常谦虚低调的言辞表述。
透过叶剑英的“让帅”,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风范。实际上,从资历和职务上来讲,叶剑英在十大元帅中应该是很靠前的,“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曾是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前,他就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参谋长。后来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
后来,叶剑英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长征时,他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和军委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副总参谋长和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叶剑英长期担任中央军委和总部级参谋长,素有“叶参座”之称。他虽没有象其他元帅那样统兵一方,南征北讨,但他赞襄中军,出谋划策,组织落实,发挥的也是同样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点上说,他获元帅军衔,也是当之无愧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