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綦德周

每逢寒冬降临,总会想起老家那热乎乎的土炕。

早些时候,在我们家乡不兴睡床,各家都会在正屋的东间和西间盘上土炕。土炕还连着锅灶和烟囱,有助家里烧水、做饭。

盘土炕有窍门、有道道。如意的土炕,冬暖夏凉,锅灶好烧。土炕与锅灶是相连的,如果土炕盘得合理,锅灶的火势就会旺得很,做饭、熬粥、炒菜、煮地瓜当然是既快又好。

烟囱冒出的炊烟并不是顺顺溜溜排出去的,它要走一段艰难的路,其中还有重要关口。锅灶点火后,炊烟先是顺着过灶通道进入里间土炕下曲折的炕洞,然后,顺着屋山墙壁的倾斜通道进入烟囱再冒出。在这几段通道里,最重要的当数土炕下那些曲径通幽、峰回路转、长短不一的炕洞,一条条组成了迷魂阵。所以说,没有经验是不敢揽下盘炕这活儿的。

西胡同不识字的三爷爷盘炕可是内行,他盘建的土炕不仅能让锅底的火势旺、炊烟排出流畅、土炕本身热得快,关键是还能保证土炕牢固。村里好多人家都是请他去帮忙。

那年初秋,村里有对刚成家不久、单独过日子的年轻人,白天做饭,锅灶往外倒烟厉害,呛得老婆直流眼泪;晚上,土炕不热,睡个觉也不舒坦。两口子很无奈,只好来请三爷爷帮着重新建土炕。三爷爷来了,他先是把土炕的基础做了调整,由原来平平的改为前低后高,接着又在屋山墙烟道口的底端横挡着垒了一道大土坯,三爷爷说:“这样做是防备烟囱倒风和跑热量。”

看着没什么特别,也不复杂,但按三爷爷的布局把土炕建好后,锅灶点火一试,火呼呼地往土炕里窜,根本用不着拉木箱,烟囱的炊烟当然也顺畅得很,在烟囱口探出头逗留一会儿,翻一个身直冲云霄……不一会儿,土炕开始热乎了,家里的大狸猫也不等铺上苇席,早在炕头上打起了呼噜。

隆冬数九,雪花飘舞,热土炕头上坐着几位妇女,有的在掐草辫,有的在编织提篮、花垫。她们拉着家常,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吕剧《姊妹易嫁》或评书《杨家将》,笑声阵阵,细语连连,一天下来收获满满,零花钱转眼也赚到手了。

记忆深处,有个小学生坐在土炕上的小木桌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阵阵童声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冀从糊着草纸的木棂窗传到庭院,飞到四野。40多年后,当年那个孩子已成家立业。他永远记得,朴实慈祥的三爷爷一生有句口头禅:帮人是正道。

土炕有自己的生命,也会衰老,但它的余温永远留在百姓家,也留在我心里。

(本文作者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