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万个为什么》第七版启动会在上海召开。作为《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总主编,韩启德院士将继续担任新版的总主编,潘建伟、施一公、周忠和院士担任执行主编,百余位两院院士担任编委,这“豪华”的阵容在我国科普出版史上并不多见。

有些人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院士做科普,是否大材小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右)及第二版(左)

大学者做小科普

实际上,大学者做科普并不鲜见。

民国时期,世界书局所出版的《ABC丛书》即是其中代表,这套徐蔚南主编的丛书,从1928年出版到1933年,共出版发行154种计164册(一说155种166册),分文学、童话神话、艺术、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商、教育、历史、地理、数学、科学、工程、路政、市政、演说、卫生、体育、军事共24个门类。作者如茅盾、夏丏尊、丰子恺、胡怀琛、胡朴安、吴梅、吴静山、谢六逸、张若谷等,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和知名学者、作家。

再如2002年陆续出版“大家小书”系列丛书,包括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夏承焘《唐宋词欣赏》、王力《诗词格律概要》、陆宗达《训诂简论》、张中行《文言津逮》、李长之《孔子的故事》、周汝昌《红楼小讲》、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等,在学术界和读者之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在丛书序言中,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先生说,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书的作者是大家;二是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这套书在豆瓣上得到了9.1分的高分,很多网友认可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网友评论说:“仅仅读过其中几本,但已经感受到好。这套系列书,选择的都是名家大师的作品,体例较小,适合并方便随时随地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大学者做科普的形式就更加多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刘嘉麒近几年一直在短视频平台给青少年讲课,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火山院士”。目前他已有近200万粉丝。

此前接受采访时,刘嘉麒说:“我很愿意通过科普的形式将这些知识告诉给更多人。实际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我们搞科研的目的,一个是要推动社会发展,另一个就是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怎样让大众了解科学、运用科学、具有科学精神,这都离不开科普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化古生物学家舒德干则从2022年开始做起了“UP主”。在舒德干看来,通过科普传播进化古生物学的诸多重要新发现,与大众分享科学思想,是一件既利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又能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美事”。

用科普击败“伪科学”

科普为什么重要?从现实生活层面说,科普供给的“缺位”,就会变相给伪科学的传播提供土壤。

比如,2023年度“科学”流言中,有一种说法是,电热水壶烧的水损伤神经还致癌。真相是,电热水壶的制作材料中虽然含有锰,但以致密组织存在,日常煮水很难解析出来——即便是持续翻煮1000小时以上,能析出的锰元素也是很有限的,对人体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

实际上,科学家本应是从事科普工作的“正规军”。尤其是对社会上流传的伪科学或者谣言,更应“当仁不让”,及时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答疑释惑、澄清谬误、以正视听。

“从社会的舆论来看,科学家似乎挺神秘挺高贵,而科普好像太一般,也许没本事的人才去做科普。”2018年,中科院院士、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接受采访时指出,科研人员的科普工作不计入贡献成绩,升职提薪与其无关;而科研发表一篇影响因子高的文章会有奖励,尤其是发表在《Nature》《Science》这类期刊上,但并不一定每篇文章都有意义。“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积极鼓励支持科普的氛围。”

国家层面已关注到这一问题。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基层基础薄弱;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组织领导、条件保障等有待加强。

《纲要》要求,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

院士做科普是“大财大用”

我们应当说,院士做科普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大材大用”。

首先,院士做科普能有效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当下,公众虽然获取信息便捷,但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常使其不易理解,院士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可以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比如,舒德干在讲生物进化的复杂过程时,因光靠说不够直观,制作了大量图片向观众展示,为了能让知识基础不同的观众“各取所需”,还会录制多种长度的视频,既有面向普通观众的“短视频”,也有针对专业学生的“长视频”。在“深入浅出”上所做的努力,让舒德干的科普大受欢迎。他说:“有一次,我问一个收看过我科普内容的九岁小朋友,‘你能够听懂多少?’她回答说:‘我听懂了百分之八十。’”

其次,院士做科普能为学科发展培育深厚的土壤。科研事业的持续进步依赖于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院士做科普,能让更多年轻人领略科学魅力。2002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发起“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至今已在全国开展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现在带的学生中,有的就曾听过巡讲报告。他说:“听了讲座之后,有的高中生对物理科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有的后来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有3个从本科带到博士的学生,我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从巡讲活动开始的。”

最后,院士做科普有利于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在全社会培育科学精神。创新驱动发展,而创新思维的普及离不开科学知识的传播。大院士在科普过程中,展示科学探索历程与成果,能激发公众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例如钱学森院士对航天知识的科普宣传,让大众了解到航天工程背后的科学原理与创新突破,点燃了人们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鼓励各界人士在不同岗位上勇于创新,这种创新意识的扩散逐渐形成全社会崇尚创新的良好风气,推动整个社会在科技浪潮中不断前行。

(大众新闻记者 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