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南海深处,有一艘饱经沧桑的古代商船,它本应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闪耀的传奇,却永远停泊在黑暗的深渊之中。是什么终结了它的航行?它要驶向何方?通过它能看到宋代海上贸易的哪些盛况?《寻古中国》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第二集《时光宝船》带你一探究竟。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程,堪称世界水下考古史的一个壮举。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井"结构,精确控制海水压力与密封条件,成功地将整艘重达550吨的古船连同周围的泥土吊离海底。这种独创的技术,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与创新能力。
"南海Ⅰ号"出土文物种类繁多,瓷器当属最重要的一种,总数达17万件以上。这些瓷器涵盖了江西景德镇青白瓷器、浙江龙泉青釉瓷器、福建德化青白瓷器、闽清义窑青白瓷器和绿釉瓷器等五大民窑瓷器,不仅体现了宋代高超的制瓷技艺,还反映出瓷器在当时的海外贸易中需求量之大,深刻地展示了中外文化互动的魅力,更为研究"南海Ⅰ号"出发地提供了关键证据。
在工作人员整理文物期间,一件于船上发现的墨书瓷器为确定"南海Ⅰ号"的年代提供了关键线索。该文物底部写有"郑金尽记置癸卯岁次"字样,经考古专家推断"南海Ⅰ号"的沉没时间为1183年。这一推断为宋代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时间依据,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船只与贸易路线的历史背景。
由于沉船所处环境相对缺氧且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南海Ⅰ号"船体的腐败过程。考古学家同海洋工程团队携手合作,创新推出"水晶宫"式沉井保存与展示技术。"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与保护,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的强大力量。
透过"南海Ⅰ号"沉船,我们能够看到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穿梭往来的船只所折射出的繁荣盛景。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东西方沿海各国进行物资交换的通道,也是文化与思想交流的纽带。让我们更为深刻地领会到丝绸之路所蕴含的和平交往与文明互鉴精神。
12月10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第二集《时光宝船》,带你追溯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过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