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王丽君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校而盛。日前,“大学与城市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城市发展”系列学术和人才交流活动在东莞松山湖举行。现场,省内外40余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等10多个高等教育智库齐聚,走进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科技企业和高校,与东莞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围绕促进高等教育与城市融合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建言献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交流活动是2024年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以及广东医科大学联合主办。

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始终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以更高水平的大学为城市发展更好赋能。

“高校的知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能为城市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提供智力支持;城市的资源则有助于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二者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协同生态。”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李大胜说道。

大学与城市融合,相处“密码”是什么?在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看来,有两个关键词:“耐心”“开放”。他提到,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时间去不断探索。因此,城市在办大学以及与大学开展合作上不应过于着急,而是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与包容。同时,大学也要有足够“产出”,无论在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上都要更加开放,不能“关起门来办学校”,而是要融入城市发展。

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认为,站在教育强国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加强谋划、创新政策供给,充分释放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动能,探索运用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高校教与学的改革要融入各地“人工智能+教育”,赋能城市新质生产力。

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认为,要实现城市与大学的融合发展,就要以“发展共同体”的理念,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等维度,构建城市与大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学与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不仅是大学建设发展的历史规律,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互利互惠、共生共赢是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共同愿景。”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曾志嵘认为在大学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过程中,要解决好内在生存动力和发展活力、生长姿态和生长方式、生态资源获取的路径和方式、生长效率和生长质量、生态竞争的方向和策略、生长惯性和生长趋势等问题。

大学塑造城市,城市涵养大学

“大学的水平决定了城市的水平,大学的高度代表了城市的高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说道。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介绍,城市拥有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政策支撑的独特优势,为大学发展建设提供了丰厚滋养。大学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要以源源不断的人才培养、科技转化、技术研发、文化输出支撑服务城市的繁荣发展。广东医牵头区域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金融行业,建成了近20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和现代产业学院,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同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一步紧密结合,在高质量服务城市建设中作出贡献、贡献价值、实现发展。

在圆桌交流会议上,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指出,高等教育和城市发展是命运共同体,中山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大湾区省市的鼎力支持,未来也会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李娟副校长指出,大学要利用自身在科研、人才、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打造人才高地,服务城市发展。岭南师范学院校长阳爱明、广州体育学院校长胡敏、徐州医科大学原书记校长吴永平、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肖炜结合各自大学的发展,一致强调了大学与城市互动共生、相互塑造、相互成就的观点。

以校兴城,以城育校

“港科大(广州)选址南沙科学城核心区,便是以大学之大融合湾区之大。”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介绍,学校自成立起就带有“改革基因”,立志建成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目前,港科大(广州)打造了“枢纽-学域”模式,取代传统“院-系”模式,建立15个中央实验室、20+主题实验室、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城市,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结合自己在高校和地方的工作经验提出,每一所城市都有一个大学梦,都希望能够有高水平大学提振城市的竞争力和声誉。每一所大学也都有一个腾飞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百年奋进史,是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发展,成功建设为双一流大学。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介绍,广州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服务广东产业和行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服务教育强省”五大服务融入城市发展,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一流创新型大学建设成效高质量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广州医科大学校长赵醒村认为,城市是大学之基、是孕育大学生长的深厚沃土,大学是城市之光、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构建命运共同体是校城互利共生的必由之路。“大学与城市的理想关系状态应该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通过建立共荣共生、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大学将自身发展系统融入城市发展系统之中,大学与城市相互成就、共同精彩。”

图片: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