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亚洲首演
“这是两国顶级艺术机构合作,我与上海艺术家一见如故、惺惺相惜。”12月10日,在瓦格纳曾孙女、拜罗伊特音乐节艺术总监卡塔琳娜·瓦格纳见证下,全球顶尖音乐节拜罗伊特音乐节宣布首次进驻中国,落地上海,打造亚洲唯一的拜罗伊特音乐节驻地项目“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2025年7月4日至6日,拜罗伊特音乐节最新制作的2022年版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作为三年计划第一部,亮相上海大剧院,这也是该版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亚洲首演。
此前,拜罗伊特音乐节仅在2019年开启亚洲巡演,到访迪拜和日本。2025年起,这一全球顶级音乐节品牌首次驻沪。12月10日,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向媒体透露,2025年至2027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唐豪瑟》《女武神》等三部瓦格纳代表性歌剧及一系列儿童版歌剧项目、中外乐手交流等艺教活动将在上海展开。卡塔琳娜·瓦格纳表示,儿童版歌剧是大歌剧的浓缩,时长在一小时左右,旨在培养歌剧未来希望,“我相信所有剧目都能与上海观众碰撞出火花。”
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认为,“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将吸引全亚洲的瓦格纳粉丝。由古典盛事带动的“溢出效应”不容小觑。今年6月,柏林爱乐乐团献演上海大剧院,4场交响乐、3场室内乐演出和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让全城沸腾。4场交响乐的6000余张演出票创造了5分钟内售罄的纪录,超过40%的购票人群是来自境外及全国其他21个省区市的观众群体。
“始于歌剧,不止于歌剧。”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名誉主席方世忠表示,2025年,上海大剧院联合上海歌剧院、拜罗伊特音乐节带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不仅让沪上观众有机会在家门口感受世界最顶尖音乐节的魅力,更能通过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全球演艺资源配置能力的再升级,深化商旅文体联动促进“大消费”,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拜罗伊特音乐节(BayreutherFestspiele)是欧洲夏季顶级艺术节之一,1876年由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创立,专门演出包括《漂泊的荷兰人》《唐豪塞》《罗恩格林》《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在内的瓦格纳最后十部作品。
音乐节每年7月下旬至8月在德国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举行,迄今已举办112届,由于其专属性、正统性和艺术创作前瞻性,源源不断地吸引世界各地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和瓦格纳迷。音乐节演奏家由音乐节主办者从德国乃至欧洲各个职业乐团中直接邀请,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法兰克福歌剧院等欧洲顶尖乐团均在此列。时至今日,拜罗伊特音乐节如同柏林爱乐乐团一般,已成德国文化的灯塔。
相较于鸿篇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中国内地以舞台版、音乐会版、无词版等不同形式的多次亮相,《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国内仅演出过三次,均在北京。明年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拜罗伊特音乐节2022年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融入简约而充满现代感的舞美设计,并运用现代投影技术,将瓦格纳关于爱与死亡的戏剧置于简朴的未来主义背景之下,为爱和音乐的主题留出了空间。导演罗兰·施瓦布试图构建一个爱情的乌托邦。整个舞台在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房间中呈现,敞开的椭圆形天花板可以见证外界气候变化,而地板上的椭圆形则仿佛代表了心理维度,音乐的流动和戏剧的推进与自然相融合。
1857年,原本在创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瓦格纳暂停谱曲,投入创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并于三年后完成。1865年6月10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慕尼黑皇家宫廷与国家剧院首演,该剧深受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影响,同时也是瓦格纳与德国诗人、作家玛蒂尔德·维森东克的恋情写照。作为一部极具自传性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用到的特里斯坦和弦、半音化和声和无终旋律,影响浪漫主义晚期的音乐创作,并为20世纪古典音乐的发展奠定基础。
瓦格纳歌剧在中国的每次上演都会成为具轰动效应的文化事件。1999年,由德国莱茵歌剧院、中央歌剧院合唱团、上海交响乐团共同演出的《漂泊的荷兰人》登上上海大剧院,这是瓦格纳歌剧首次在中国内地上演。德国科隆歌剧院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德国埃尔福特剧院制作的《漂泊的荷兰人》、德国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的《罗恩格林》、马林斯基剧院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先后在上海大剧院亮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