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复旦大学“AI六个禁止”引发关注。
复旦大学发布的这份《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具体包括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改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原始数据以及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禁止答辩委员、评审专家使用任何AI工具对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等6项内容。
在规定下发后,严重违规者,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撤销学位。
复旦的这份新规发布后,在社交网络平台呈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支持者认为,高校保障毕业论文的严肃性和原创性无可厚非,就应该禁止各类AI工具的使用;反对者认为,AI大模型大势所趋,就像汽车取代马车一样是客观规律,复旦此举是开历史倒车。
也有媒体问我怎么看待,我说复旦大学的新规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是困难的,甚至几乎不可能。举个例子,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当高校发现学生在宿舍沉迷网络游戏时,拔了网线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便捷使用各种AI大模型产品,这怎么禁止?
更何况随着技术发展,现在主流的几款AI大模型经过多轮调整和训练后,可以去除“AI味”,也能躲过各种查重工具。既然如此,就得依靠学生自律。可是,如果大学生能够自律不去使用AI工具写论文,又何必出台规定呢?
2024年12月9中午,我又做客《北京新闻广播·新闻天天谈》节目,继续就此事引发的相关话题,谈了一些看法。
以下是节目干货总结,今天分享给大家(有补充)。
-----这里是分割线----
1、主持人:从我们常规论文完成的程序和步骤来看,复旦大学的这“六个禁止”贯穿于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您怎么看复旦大学专门出台的这“六个禁止”的条款?
丁道师:在我们科技互联网行业,有一句话叫做“打不过就加入”。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反对某种新模式新技术,还不如积极地拥抱变化。我看到复旦大学这6条禁止规定,我在想,不用说6条,就是60条,甚至600条禁止又能如何呢?现在的人工智能,特别是自然语言生成大模型的进化速度可谓一日千里,它们已经能够去除那种人工智能的“机械味”,无论是专家还是大众,都很难再审查出其生成内容的是否为机器还是人写作。
从这一点来看,这6条禁止规定,从原理上我非常理解并且支持,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基本上很难真正落实。
2、主持人:其实,除了复旦大学,今年陆续有高校发布了关于AI在论文写作中的规范。天津科技大学对“生成式AI检测结果超过40%”的学生发出警示,并要求自查自纠;湖北大学本科生院通知,在本科毕业论文审核过程中,试行加入对论文使用生成式AI风险情况的检测;福州大学表示,要对2024届本科论文进行AI代写的检测,并以此作为评奖评优的参考依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聚焦AI工具使用在论文写作中的使用程度?
丁道师:确实如此,不仅仅是中国,包括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大学都开始谨慎地讨论人工智能在论文写作中的价值或问题。目前,整个行业其实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但无论如何,无论我们是支持、反对还是持中立态度,都无法阻挡人工智能对创作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说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变革,它意味着,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任何人,无论是否上过学,是否懂科技互联网,都可以通过大模型生成非常精美的文章和著作。因此,这对于高校学生进行论文创作既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然而,现在看来,大部分高校对这种新技术是持畏惧态度的。像复旦大学的这六条规定,基本上就是禁止学生在写论文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特别是这种大模型。
当然,也有个别学校允许使用,但要求学生必须标注出哪些部分使用了人工智能,哪些部分没有,以便评审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总之,整个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并明确价值论证体系。
3、主持人:现在很多学校都是会对论文进行AI检测,万一被查出来,也会给予相关学生相关处罚。为什么大学生要冒着风险使用AI辅助撰写论文?
丁道师:其实现在还没有特别成熟的工具能够准确检测文章是否是由人工智能创作的,所以学校通常使用的还是论文查重系统,主要是检查内容是否有重复或抄袭。但现在的学生在使用人工智能生成文章后,也会先进行初步的查重。如果重合率太高,他们会让人工智能进行调整,以达到学校要求的查重比例。因此,如果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辅助工具,确实有可能规避学校的检测规则。
当然,我并不鼓励也不建议大学生用人工智能来直接创作论文,这就像我们在打游戏时不建议使用作弊器一样。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比如,当我要写一篇论文但不知道从哪些维度入手时,我可以让人工智能给我提供一些思考维度;或者让它提供一些创作的方法论和思维启发,这些我认为是可以的。
4、主持人:AI生成论文的技术逻辑是怎样的?生成一篇论文,对于AI来说,难不难?AI生成的论文往往有一些怎样的特点?
丁道师:人工智能大模型最擅长生成的是解决强逻辑、有规范的内容,天然适合论文生成。具体来说,用这种技术来生成论文,相比我们写散文、小说或带有情绪的文章,难度其实更低一些,反而可能更有利于论文的创作。AI生成的论文通常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文笔可能稍弱。不过,随着过去一两年的发展,这些缺点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弥补。
现在,我经常会使用国内常用的几个工具来进行内容创作。虽然过程中会经过几轮的调整,比如我会输入一些关键词让它来调整内容,但经过几轮的调整和校对之后,我发现它创作出的作品,有时候甚至比我自己亲手写的还要好,真是让我自愧不如。
5、主持人:我们也采访了一些学生,学生表示,并不能完全放心地把论文交给AI。毕竟,AI在给出准确答案的同时,也会“胡乱输出”内容,令人难辨真假。在您看来,AI在论文创作中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丁道师:虽然人工智能在论文创作方面不断进步,但根据我过去一两年的使用体验来看,它在某些时候,仍存在以下几点明显的局限性或问题。
首先,有时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比如,当我们用人工智能来讨论四大名著相关内容时,它经常会张冠李戴,把水浒传的人物和红楼梦的人物混淆,或者混淆一些重点事件。在学术内容上,也会出现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
其次,由于技术或数据量的限制,人工智能在创作时往往带有明显的套路。这种套路其实专业的从业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人工智能生成的,还是人创作的,因为它的“人工智能味儿”还是很浓厚。
再者,现在的人工智能更多地是对过去已有内容的归纳总结分析,而无法对一些尚未出现的内容进行前瞻性的判断。论文创作往往需要创新性的内容,而人工智能在这一方面虽然归纳总结做得很好,但其真正的创新性和独创性还是比较匮乏的。因此,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很难真正搞出一些全新的创新性发明或理论体系创新,这个难度依然很大。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和局限,都在大大改良。人工智能学习和进化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6、主持人:如果说学生把AI当做高级浏览器使用,借助它来检索文献、提炼重点,减轻自己看文献的压力,这样可不可以?
丁道师: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人工智能是不能把知网给取代了。其实,与其把问题范围限定得这么狭窄,倒不如换个思路,建议知网升级其人工智能体系,将人工智能与知网直接融合起来。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进入知网后,能够借助人工智能的能力,那么就可以更高效地进行论文检索,更快速地归纳总结论文内容并提炼出重点。这样的功能,以现有的技术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关键就看知网这样的公司是否愿意投入精力去做好这件事情了。
7、主持人:如今,作为一种技术,AI的普及应用已难以阻挡。因此,学术界如何制定相关规则,规范AI写作也是关键。AI辅助与AI代写之间是否可以找到明确的边界?
丁道师:其实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是允许使用AI进行辅助的,但并不允许AI直接进行内容创作。那么,辅助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它包括了思路的拓展、资料的检索,以及方法论的示范等等。
8、主持人:随着一些学校开始检测论文的AI率,网络上又马上有了“降AI”的操作服务,学生会用一些AI软件,把“AI率”降到规定比例之下。您这么看用AI来“降AI”这样的操作?
丁道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矛与盾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相互促进、不断提升的。未来,如果出现了更先进的能够检测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工具,那么也必然会相应地出现能够反制这种检测的工具。这种矛与盾的攻防战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永远不会停歇。
9、主持人:为避免AI写作带来的影响,一些国外高校正在减少课后完成的开放式作业,更加强调课堂作业、手写论文、小组作业和口试。如何面对AI写作带来的挑战,是否确实需要调整教学方式、训练方式或者是考核方式?
丁道师:这个问题我很难给出确切答案,但用开放式的作业取代那种规范式、教条式的作业形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我们应该采用更多元化的学习评测、总结和上课以及考试模式,让大学生能够多元化地发展。这样,他们不仅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