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龙: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

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开展耕读教育”。紧随其后,《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2021年8月,教育部发布《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耕读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耕读教育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中教育资源的重视,也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要求,为涉农高校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涉农高校推动耕读教育的改革与实践,首先应把握耕读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

一、把握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内涵转变

从中华民族进入农业时代开始,关于劳动人民的农耕智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关怀,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耕”即从事农业生产,耕田种粮,从物质上保证人的生存;“读”即进行知识学习,文化教育,从精神上修身立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耕”与“读”之间的关系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孟子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耕”即为劳力,“读”即为“劳心”,孟子强调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实际上是把“耕”与“读”放到了对立的位置。而《论语》中记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批评只读书而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的人,其实是把“耕”与“读”视为相互贯通、不可或缺的两部分。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强调以农为本、以人为本。古人把“耕读”看成一种修身养性之法,一种知识分子的个人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躬耕自养;“达则兼济天下”,经世致用。随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演进,耕读从一种“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耕读并重”的教育理念,成为一种实践与理论并行并重、“耕”与“读”相促相融的教育模式。因为只有深入生产实践一线,才可能产生实际的劳动体验;只有将生产实践经验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生产模式的进步,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在主编《耕读教育十讲》的过程中,我们经过了反复的讨论,最终将教材的核心确定为“传承与创新”。前五讲的内容围绕中华传统的耕读文化传承,后五讲主要介绍新时代的农业科技创新。这样既立足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又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脉搏;既传承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又呼唤创新产业技术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重拾耕读教育理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有效衔接,构建新的耕读文化,是涉农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我们希望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到,新时代的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新时代的劳动不同于传统劳动。只有理解了新时代的“耕”不同于传统的“耕”,理解了新时代的“耕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晴耕雨读”,才更有可能真正理解新时代的耕读教育。

二、把握新时代耕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

耕读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的具体表现。耕读教育在德育方面表现为潜移默化的知农爱农价值观塑造;在智育方面表现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带来的理论创新;在体育方面表现为一线生产实践带来的强健体魄;在美育方面表现为发现和欣赏乡村之美、劳动之美;在劳动教育方面表现为带有农业特色的劳动实践。

在新时代,耕读教育对全国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耕读教育离不开农业劳动和乡村生活,这与涉农高校和涉农学科有天然的联系。涉农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如果不参加一线生产实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农业问题和民生问题,更无法做到“解民生之多艰”。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耕”与“读”的有机联系,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一方面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培育青年学子的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内涵的阐释激发,厚植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时代的耕读教育是服务于新农科建设的,因为新农科的首要涵义和灵魂就是新时代的知农爱农情怀教育。

耕读教育是带有农业特色的劳动教育,是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要通过耕读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强农兴农的能力和学农为农的行动。无论是涉农学科还是非涉农学科的学生,通过“耕”与“读”的教育和实践,都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更加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果实,更加深切地唤起知农爱农情怀,这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把握新时代耕读教育呼唤的文化氛围

耕读教育实施一年以来,在教育体系建设、课程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耕读教育不等同于开一门课程、编一本教材、做一项劳动,它更呼唤我们的校园和师生形成一种潜在的文化共识,那就是对“三农”问题形成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产生最深层的共鸣和认同。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由某一个部门、做某一项具体的工作来完成,涉农高校在校园耕读文化建设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想在校园里营造出知农爱农的文化氛围,通过综合性、持续性、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染,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还需要全校各学院各部门、全体师生久久为功,通力配合。

【林万龙: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王骅琛;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金融评论》等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