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近日,知名女歌手戴佩妮
在演出前的一场记者会上透露,
自己患有耳石脱落症,
只要头部剧烈摇晃,
就会导致耳石移位,诱发眩晕,
不仅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也给舞台表演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图源/微博@戴佩妮
她还透露,
第一次发病是在三年前,
“躺下去就会360度眩晕,
有一段时间甚至坐着睡觉。”
尽管发病后接受了复位治疗,
但在过去几年间,
她的耳石症已三次复发,
医生表示或许会终生复发,
“无法根治”。
加上哥哥、姐姐也有此困扰,
让她感叹“难不成是家族遗传”。
“耳石症”听起来有些陌生,
其实并不少见。
近年来光是在艺人明星中
就有不少人“中招”。
2020年底,艺人王俊凯在连夜彩排期间突发头晕,并伴有视物旋转和恶心呕吐,医生诊治后考虑为耳石症,由于症状没有明显好转而退出了此次跨年演出。
去年,歌手薛之谦在开演唱会期间,曾因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失去平衡等症状就医,被确诊为耳石症复发,随后进行了专业康复治疗。
图源/微博@薛之谦的小话筒
女星杨超越也在今年一档综艺节目的录制中,因突发耳石症而不得不休息,暂缓录制。
耳石症到底是什么?
突感眩晕,怎么判断是不是耳石症?哪些人容易被“盯”上?
耳石症为什么容易复发?它真的是“不治之症”吗?有没有办法预防?
一文为你说清!
突然感觉“天旋地转”
问题可能出在耳朵里
在起床、翻身或躺下时,又或是在摇晃头部后,突然感觉天旋地转,有种“濒死感”,头晕得非常厉害、恶心想吐……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不少人认为是“颈椎病”“脑动脉供血不足”等引起的。
实际上,发生这种眩晕,大概率是耳朵出了问题。具体来说,是前庭功能出现了障碍。
耳朵,不是用来听声音的吗?怎么还会让人眩晕?
人体能够维持平衡,需要前庭觉、视觉和本体觉三者协同作用。其中,最容易产生眩晕和不稳的结构,就是前庭器官。
位于内耳的耳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2个耳石器,它们都有耳石膜覆盖,膜内有耳石。
耳石是内耳中感受人体重心变化的碳酸钙结晶,外表形似石头。
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前庭炎症、大力撞击或者离子代谢失衡等,就有可能引起耳石从正常位置(内耳椭圆囊中)脱落。
(示意图/中一耳科)
一旦耳石掉入半规管道或黏附于嵴顶,随着头部活动而刺激神经末梢,就会引起剧烈眩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划重点:眩晕≠普通头晕
眩晕:患者身体保持不动,却感觉周围物体或自己身体发生运动的一种错觉,如突然觉得天旋地转,或觉得身体在漂浮、平移等。
普通头晕:多指一种头脑昏沉不适的感觉,不会有运动的错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
耳石“掉”了
耳石症病因较为复杂,除了头颅外伤撞击、年龄老化导致耳石不稳定,部分耳石症病因不明,部分与神经及耳部疾病有关。
耳鼻喉科专家介绍,有过其他耳科疾病等容易继发耳石症,如中耳炎、乳突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耳石症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但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中招。他们往往有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睡眠不好、过度疲劳、不良体态、内分泌失调等不良生活状态。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频繁乘坐飞机等造成气压变化、气流刺激等而对内耳造成损伤,以及长期高分贝声音对听觉系统造成刺激,还有骨质疏松等,也有可能增加耳石症的发生概率。
最明显特点:
眩晕发作与头位变动相关
眩晕一定就是耳石症吗?非也。
(图/视觉中国 文图无关)
从发病机制来看,眩晕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耳石症就是最典型的一种疾病。
而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
除了耳石症,常见的眩晕病因还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前庭偏头痛、中风、后循环缺血等。
突然眩晕,
怎么快速判断是不是耳石症?
符合这4点基本就能断定:
第一,眩晕发作与头位变动相关,如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仰头等,症状可随着体位变动而出现或者加重——这是耳石症最显著的特点。
第二,剧烈眩晕,天旋地转,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走不成路,甚至有濒死感。部分患者在眩晕发作后可出现头昏乏力、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第三,阵发性,即每次眩晕发作持续几秒或数十秒,很少超过一分钟。
第四,良性且有自限性,耳石症不会伤人性命,但头晕恶心的过程很痛苦,发作时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牢记以上4个特点,
就能比较容易区分耳石症
与其他导致头晕/眩晕的疾病了,
比如——
梅尼埃病(俗称“耳水不平衡”)也会有反复发作的眩晕,但眩晕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20分钟至12小时,头位变动往往没有明显影响,可伴有听力下降。
颈椎病引发的晕则一般是头昏,通常没有视物旋转。
如果除了眩晕、走路不稳,还伴有肢体麻木、言语困难、口角歪斜、意识减弱等症状,就要警惕是脑血管方面的问题了。
耳石症真的“不治”吗?
如果出现反复眩晕,排除了脑卒中等危险情况后,可前往医院的眩晕门诊或耳鼻喉科就诊。
医生一般会通过体位试验、眼震电图来确定是否患有耳石症,必要时可通过CT或MRI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眩晕的疾病。
在治疗方面,总体来说,耳石症首选手法复位,辅以药物治疗,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要想降低耳石症复发概率,防止耳石“再逃跑”,要把握好这几个节点:
复位治疗后,安静坐半小时后再活动。
复位3天内,床头抬高45°。
复位一周内,避免美发和牙科检查。
复位半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长期来看,尽量避免熬夜、过度疲劳,并通过多种方式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然而,临床上仍有10%~20%的患者会出现眩晕反复发作,多见继发于糖尿病或梅尼埃病的患者,更年期女性也较容易复发。
耳鼻喉科专家介绍,这些顽固耳石症患者,如果首次手法复位治疗后症状减轻,但仍有一定眩晕、不稳、昏沉感,需要一周后复诊,并考虑再次复位治疗,辅以前庭康复训练。通过中枢适应和代偿机制改善患者前庭功能,减轻前庭损伤导致的后遗症。
对于一些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或是眩晕严重的患者,也可通过药物辅助治疗(但药物不能让耳石复位)。极少数难治性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南昌晚报综合、健康有约、广州日报往期、老人报往期、广州卫健委
图/微博、视觉中国、中一耳科
编辑/李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