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这个“世纪工程”跨越1432公里,从丹江口水库自流,过巴山秦岭,一路北上到达京津。通水十年来,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京津冀豫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

陕西省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占到总调水量的70%。也就是说,受水地的老百姓喝10杯水,有7杯从陕西来。为了守护这一江清水,陕南三市6.27万平方公里的陕西水源地地域内,800多万城乡群众为确保水质安全做着巨大努力,为沿线省市民生保障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无私奉献。可以说,在南水北调的功劳簿上,有个大写的“陕西”。

今日起,陕西农村报推出“水从陕西来”系列报道,从汉江源头的宁强县,到沿线的旬阳市、镇安县,再到汉江出陕的白河县,通过一件件发生在当地村民身上的小事情,从他们的视角和经历,讲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陕西故事。

在汉江源头,一汪清泉汩汩流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汉江源头,一汪清泉汩汩流淌。

汉中市宁强县汉源街道汉水源村,逶迤俊秀的山岭间,有一泓清泉顺势而下,汩汩流淌。这就是汉江源头,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的源头。在这里,“一汪清水”源源不断,不仅滋养着当地老百姓,也穿巴山、过秦岭,一路北上,润泽京津。

立冬后,山里越来越凉,早晚都有些冻手。尤其是刮风的时候,那股寒意好像能吹到人的骨头缝里。冷归冷,可马成梅早睡早起的习惯却是雷打不动。

11月26日,汉水源村。天刚透了一丝亮光,马成梅就把炉子拾掇旺了。烧了一壶热水,冲了两碗蛋花汤后,她像往常一样朝里屋喊了句:“起来了老张,吃了咱上河边转转去。”

马成梅的家门口,有一条小河,叫玉带河。顺着这条河往上走1.8公里,看到“汉江源”几个字时,汉江源头就到了。

守山水

马成梅家的屋檐下,挂着一只背篓。这只背篓黑黢黢的,有些年头了。

过去,对于山里人来说,背篓是件离不了的工具。马成梅的这只背篓,陪伴了她50多年,是她用得最顺手的“家伙什”。

在汉水源村,72岁的马成梅是出了名的勤快人。年轻时,她背着这只背篓上过山、下过地,也洗过衣、淘过菜。

那时候,山上没通自来水,村里人洗衣、做饭、喂牲口,靠的都是玉带河的水。马成梅的这只背篓,可没少出力。旧农具、脏衣服、菜叶子……这些,她都往河边背过。

再后来,一家老小从山上搬了下来。新房宽敞明亮,水管铺到家门口,可马成梅洗洗涮涮还是爱去河边。

日子就这么稳稳当当地过着,马成梅很满足。让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不仅让她的背篓差点“下岗”,也让她们坚持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彻底被改变。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哺育了汉江沿岸世代百姓的一江清水,将被送至北方,造福更多的人。

宁强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涵养区,肩负着守护一江清水的重要使命。作为“汉江源头第一村”,汉水源村自然成为保护汉江水源的“排头兵”。这一点,不管是马成梅还是其他村民,心里都清清楚楚。

“咱这儿是汉江源头,如果污染了,让人咋喝?”马成梅知道,要想把一江清水送出去,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水源。想到这,她默默地把背篓收了起来。

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退耕还林、河滩复绿、生态修复、环保整治……为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宁强全县都在努力。

也是从那时起,马成梅的背篓又“上岗”了。

“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做点有用的事。”马成梅重新背起背篓,和老伴、儿子、儿媳、孙子一大家人,隔三岔五就去河边捡垃圾。在她看来,把眼前的这山、这水守好,就是自己能做的最大的事。

家里的地流转出去后,马成梅把门口的边角地都种上了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的地流转出去后,马成梅把门口的边角地都种上了蔬菜。

寻出路

虽然坐拥“汉江源头”的好山好水,但汉水源村也曾与贫穷和闭塞为伴。

马成梅的娘家和婆家都在汉水源村。她刚嫁过来的时候,住在山上的两间土坯房里。山里没啥好营生,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马成梅和丈夫张仕义除了种地外,也挖过药材、砍过树。

“全是土房子,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男人们去探水源的时候,腰里别一把砍刀,边走边开路。”马成梅清楚地记得,20世纪90年代,村里都是些山坡地,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多少粮食。

马成梅做梦都想把这穷日子“甩”了。除了经管庄稼外,她还喂了十几头猪,每天要去扯猪草。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从山上砍树回来种香菇。

那些年,虽然大伙的日子好转了,可这一方山水却“受伤”了。

种香菇需要木头,养鸡鸭污染环境。久而久之,山上原本遮天蔽日的树木越来越稀疏,河水也变得非常浑浊。水土存不住,汉江源头的水量经常只剩下碗口大。

源头不清,其流必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守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上”,对于宁强乃至陕南三市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2009年,汉江源头治理与保护工作开始后,在村干部的号召下,马成梅把自家的猪圈和鸡舍关了。刚开始,她还有点不情愿,觉得这是把老百姓的财路断了。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想错了。

汉江源头生态保护、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玉带河生态护岸治理……这些年,为了让汉江源头水质更优,宁强县采取柔性治水的方式,累计投入6亿元,先后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项目。

与此同时,汉水源村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新路子。前几年,村上把河道两岸1000多亩耕地统一流转,种上了茶树、果树和中药材。马成梅家的2亩多地也在里头,这可把她高兴坏了。

眼下虽是深冬,但整个茶山仍是绿油油的。“这两年,不光环境变好了,咱这日子也更有奔头了。”马成梅觉得,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汉水源村风景如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汉水源村风景如画。

兴家园

汉水源村家家户户都有烤火房,下面烤火,上面熏腊肉。马成梅家也有一个,是她搬下山的那年建好的,烟熏火燎了十几年,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这两天,腊肉熏得差不多了。马成梅一条一条绑好,挂在堂屋下跑烟味。遇上大晴天,她也会把笸箩里的淫羊藿端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晾晒。

上山捡柴、挖药材,晒萝卜干、做腊肉……“猫冬”的时候,老两口闲不住,总会找点事干。“上年纪了,光歇着心慌。”马成梅经常给老伴说,趁着他们还能动弹,多给孩子帮帮忙。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前几年,马成梅的小儿子张继荣瞅准机遇,开了个农家乐。忙不过来时,老两口会帮着打打下手。

玉带河上游河道落差近600米,形成“三瀑”“三潭”的景观。在最后一道瀑布的崖壁旁,“汉江源”3个大字尤为醒目。从这里往下,一汪清水逐渐汇聚成河,最终流入汉江。

这些年,保护水源的意识早已渗透到村民的骨子里。“以前一下雨,河水就成了‘浑汤’。我们从河里取水,存到缸里好长时间才能沉淀下来。”这一点,汉水源村党支部书记王光俊感触很深,“现在水质好得很,河里的水直接就能喝。”

汉江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一定得守好。如今在宁强县,经过多年治理与保护,汉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多年稳定在国家Ⅱ类以上标准,源头水质达到Ⅰ类标准。

生态环境好了,村子里里外外大变样。往日清一色的土坯房,变成了白墙红瓦的小洋楼,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河道两边,健身步道一路向前,延伸至汉江源头。

这两年,村里顺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不少人依托山水,开起了民宿客栈,办起了农家乐。马成梅家的农家乐,生意很是火爆。尤其是节假日的时候,人多得都坐不下。

“游客能来,就是冲着咱汉江源头的好山好水。”说到这儿的时候,火坑里的柴火烧得正旺,原本暗淡的烤火房也亮堂起来。有一团火照到了马成梅脸上,映衬出她明亮的笑容。(本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来源:陕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