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理”,永远掌握在双标者手里

“双标”,古籍中是指竖立在合葬墓前的成对石柱,是个名词。今天,“双标”,顾名思义,指双重标准,意思是对同一套规则和标准,却给出不同的态度或行为,是个带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

甲乙两位老妇在公园闲聊。

甲对儿媳很不满,抱怨说:“我儿媳真懒惰,天天下班不做家务,都是我做好饭叫她吃;平时也就会打游戏,早餐都是我儿子端到她床上吃的,真是冤家啊!”

乙安慰了几句,想起甲的女儿去年也刚嫁人,就打听过的怎么样?

甲眉飞色舞的说:“我女儿可幸福了,每天下班不用做家务,有家婆伺候着,没事就看看电视,刷刷手机,连早餐都是我女婿端给她吃的。”

甲的话,碰巧被下班路过的儿媳丙听到,心里觉得又好笑又好气。

好笑的是,婆婆说话不过脑子,前面刚说的,后面就立马推翻,自己打自己的脸;好气的是,凭个人喜好来评判同样的事,怎么说都是自己对,根本不换位思考。

回家的路上,丙越想越气,回到家,便打开手机将自己被婆婆“双标”的事儿匿名分享到网上。很快,网友们纷纷议论,并跟着分享自己身边的双标。

刚分手的小王说:“以前我加班太忙,没看到男朋友发的消息,忙完回过去,他不但不体谅,还会气到炸裂;但是他上班期间不接我电话时,却理直气壮地说,他在忙工作,是为了我们的未来打拼。”

正在加班的Allens留言说:“HR这边刚说完上班不准穿牛仔裤;转头就对另一个同事说,她的牛仔裤真好看。”

几年前移民澳洲的某明说:“以前因为热爱自己祖国,指出她存在的一些问题,却被网友批评为不了解真相,甚至不爱国;现在我批评澳洲,当初那些批评我的人,却说我揭露真相,是一个良好的世界公民。”

看到网友们各种“双标”留言,丙发现“双标”有如下共同特征:

◎对同一性质的事,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自我观点即真理,很少换位思考

◎“双标”行为,使“被双标”者感到不适

最重要的是,双标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在双标,陷入行为的不自觉和不自知。

那么,双标现象为何如此“普遍”,却又不自知呢?

▍双标原因一:

不是自私,而是不自知、不自律

双标的原因,说的最多的,是人性的自私——人天生趋利避害,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道理和逻辑。这看似正确,但根本上却经不起推敲。

“自私”是基本人性之一。保守主义思想认为,人性亘古不变,人性不可算计。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不仅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还指出自私是“我们的组织和结构所固有的。”

既然自私,或者人的欲望是个伪问题,那么双标错在哪呢?错就错在,对个人欲望的不自知、不自律。

不自知——对行为的后果无知,或者存在认知盲区,不自知让人意识不到私欲带来的潜在危害;

不自律,即使意识到危害,但如果缺乏内在的道德、信仰的自我约束,或者缺乏外在的规则、律法的约束,依然做出错误的行为。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具有普世性的智慧,透过李零老师《我们的经典》,我们不难发现,孔子这句话的前提是“恕”,或者说,“恕”是“自知”的第一步。

子贡问孔子有什么字可以受用终生,孔子回答是“恕”:它首先要求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观察,先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再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喜欢被别人“双标”,那就不要对别人“双标”。

而自律,今天我们强调最多的是规则、律法的重要性,却忽略了这个问题的实质——什么样的规则和律法?

保守主义思想家在《思想的后果》《耶鲁上帝与人》等作品中强调:用恒久的精神力量约束人,敬畏内心的上帝,才能敬畏他人。只有基于信仰、道德的规则和律法,或者说,只有“天理”=“王法”时,人们才真正敬畏规则和律法。

心中无“神”,也就不畏惧人了,更不会畏惧那些与天理相悖的“人定法”。告别“双标”,应服膺自然法。

▍双标原因二:

“双标的逻辑”战胜了逻辑本身

双标的人,对同一类型的两个客观事实,不自觉的依赖于孤立的事实和自我情绪,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双标的逻辑),根本不会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主动放弃了逻辑自洽。

著名学者殷海光在《逻辑新引》一书中反复强调,逻辑学,是现代公民的必修课。生活中很多复杂的问题,虽然不是数学问题,但却可以使用运算法则——逻辑,即假设、比较、归纳等推理方式,减少来自情绪、“事实”的干扰因素,从而得出相对精准、客观的判断。

举个例子,下班开车回家,遇到有人挡道,第一反应是这个人违反交通规则,然后狂按喇叭警告;如果换成自己散步时,遇到对自己按喇叭的车,第一反应却是气愤。

说他不懂交规吧,他能开车就至少说明上过驾校,是熟悉交规的。但他对自己挡路这一行为的判断,既不会依据驾校里学来的规则,也不会用自己的开车经验来比较,依据的,仅是眼前他被人催促的事实,自然而然就会生气。

但如果第一时间能联想到自己开车遇到的同类情况,并将两者对比,那么很有可能就不是生气,而是礼貌的让道;如果第一反应始终是交通法则,而非自己的情绪,那么就会对违规的行为感到惭愧。

世界上的逻辑,只有一种,双标的“逻辑”,不是逻辑,而是逻辑的敌人。

▍双标的原因三:封闭社会的副产品

马克斯·韦伯曾说:“一个国家的缺点,会变成国民性格上的缺陷。”

韦伯的话,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存,每个人都深受他所处环境的影响——从家庭到社会,甚至所处时代,“双标”现象也不例外。

比如,人是观念的奴仆,当我们对一件事做价值判断时,无时无刻不受内心观念的影响,而观念主要来自所处社会的信息环境。

一个人的信息管道越狭窄,思想越单一,就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双标”的概率也就越大;当一个社会只有一种声音时,就会集体陷入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可怕境地,对外部世界常常就会“双标”。

这样的社会,被卡尔·波普尔称之为“封闭社会”。他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指出,在封闭的社会里,最开明的人,因为本身所处环境的封闭性,导致信息闭塞,无法了解外部的世界,使得开明的人,也由不得自己变得封闭和无知。

比如,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清朝被迫打开国门后,如果欧洲国家的使节来了大清,不肯向皇帝行跪拜之礼,就会被拒绝接见,而大清的使臣如果去了欧洲,对欧洲国家的君主行跪拜之礼,那是有辱大清的体面。

同样是对君主下跪,欧洲国家使节向大清皇帝下跪,是正常的礼节,而大清使臣向欧洲君主下跪,就变成了侮辱。

在清末这样的一个封闭社会中,从上到下对风起云涌的外部世界浑然不知,却以天朝上国自居,以至于出现上述令人啼笑皆非的“双标现象”。

▍双标的危害:丢失的,远比得到得多

习惯“双标”他人,看似无往不利,但最终所丢失的,远远多于得到的。

◎心智固化

双标者,对事物的判断,完全依赖自我情绪与孤立的事实,忽略了背后的理性与逻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能力从多个维度思考。

时间久了,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也丧失了对复杂世界的思考能力,视野变得狭隘短促,心智固化,甚至退化。

◎语言腐化

人在双标的过程中,总是将某个本来确定的概念,赋予新的“定义”,双标的过程,就是在自己的定义和普遍的概念间来回切换。结果,很多好词,都被双标玩坏了。比如,“科学”这个词。

科学,本来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自从一百年前“赛先生”成为救亡图存的两大口号之一后,科学便成了一种不容质疑、不容挑战的政治正确。但事实上,质疑和批判,本来就是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很多“唯科学主义”(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的双标者,当他认可一个观点时,就会用科学思维去论证、说服其他人,但对他不认同、不接受的观点,或者他不懂的问题时,却不接受别人的质疑或批判,而是用“你讲的这些很不科学”简单粗暴的辩解。

◎价值稀释

人类几千年历史积累的最重要文明成果,是一套逻辑自洽的普遍价值体系,以及按照这套体系构建的制度和律法。

但是,双标者却将本来逻辑自洽的价值体系,消解、稀释的毫无价值可言。比如,在保守主义看来,自由之所以是最值得保守的价值,是因为她有不可分割的两层含义:

1.追求自己的自由——自由是一种权利;

2.但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责任。

但是很多双标者,却总是将两者割裂——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时,无视对他人的“责任”。结果导致自由被污名化,自由的价值被稀释。

双标的危害,于个人尚且如此,于国家更是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历史上的英国了。

“无代表,不纳税”,曾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自由传统,但这一原则和制度安排,放在英国国内可行,当北美殖民地人民向英国政府主张这一原则时,却引发了革命。

18世纪中叶,英国在与法国的“七年战争”耗尽财力,为了弥补财政,英国议会决定提高北美殖民地的赋税。可讨论北美殖民地的赋税问题,却不让北美的代表参加会议,这是国家玩双标的典型:

对本国标榜“无代表,不纳税”,对他国却成了 “无代表,也要强行加税”。

对此,埃德蒙·柏克在《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一书中批评说:“以自由自诩的英国人,等于自己推翻了自己”。

英国政府双标的结果是,不仅加税失败,反而收到来自“莱克星顿的枪声”。最后,北美十三州脱离英国独立。

▍双标不是智慧,而是智慧的反义词

有个段子说,一个只说真话的人不可怕,对他说的话全信就行;一个只说假话的人也不可怕,只要对他说的话,全不信就行;最可怕的,是那些有时说真话,有时说假话的人。

一个良好的社会,对同一类现象,应该有且仅有一套标准。不以己度,不以群分。而双标者的可怕,在于他们对同一个现象,有两套标准,两套标准的混用,败坏了逻辑,腐化了语言,抑制了心智。

双标现象如此普遍,双标危害如此之大——对双标的麻木、默认,导致一眼望去,全是双标的“真理”与“智慧”。

不过,没有哪种“双标”是不能改变的,所谓的改变,是在认清它的危害后,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常识摒弃双标,用行动去对抗“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