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作为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重头戏之一——石门村特色村落改造提升项目启动。

这也是今年宁波明确陆埠镇“北门户”地位后,陆埠迎来的首批“门户项目”,宁波、余姚两级全力保障支持其“竞速起跑”。

陆埠镇是浙江省第一批革命老区镇,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重点镇、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中国水暖器材之乡、中国汽配之乡、中国电动工具之乡等,无论是区位、生态,还是产业、文化都十分突出,是进一步提升四明山区发展空间和容量的“潜力股”。

早在2017年,宁波就已在《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中,“圈定”鄞江镇、溪口镇、梁弄镇为四明山东、南、西三大旅游门户区,时隔七年后,“空缺”的北门户正式入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水家园富丽陆埠

宁波四明山区域涵盖海曙、奉化、余姚以山地为主的13个乡镇(街道),当下,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已步入“市域为核心、县域为支撑、镇域为底座”的全域竞争新时代,作为最基础的经济依托——镇域,地位作用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余姚陆埠镇“入主”北门户镇,牵引的是进阶考题:在全国“强攻镇域”的竞速中,如何更好驱动镇域经济脱胎换骨?

融圈入群破“碎片化”之困

陆埠镇,全国“千强镇”队列中的第736号“种子选手”。

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陆埠依靠水暖器材、电动工具、汽车配件、净水器“四驾工业马车”,领跑四明山区。但跟浙江大部分镇域一样,这里也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起家,四大块状产业是发展进程中的鲜明印记和骄傲。

“我们也看到,全镇3200余家工业企业中,规上企业只有67家,各自为阵、小打小闹的‘野生’模式,在新一轮经济、产业、科技变革浪潮下,正面临土地、空间、高端要素如何集聚等诸多困惑。”陆埠镇党委书记韩杭城说。

而随着北门户身份确立,宁波在规划引领、产业平台、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机制创新等全方位投来支持,也带来破题的契机,陆埠锚定了新目标——

到2026年,综合增加值达到6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2亿元,三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埠五马工业园区

战鼓擂响。中横路北侧,307亩“专精特新”产业园已完成征地拆迁和土地报批,“筑巢引凤”,招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电机制造产业;元宝岭北侧206亩工业集聚区内6个单元地块目前正完善“工业用地二次”改造方案;147亩启创小微园区工业地产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聚辖区分散的小企业“下山入园”……

若梳理陆埠镇规划的三年31个重点项目,不难看出,无论是小企业“融圈入群”的启创小微园区,还是招引培育“大优强”专精特新产业园,都在强调以镇域禀赋为根本,从空间、时间、科技、资源、基因、价值链多维度拉动整合镇域经济,建立系统化的、能够撬动整合系统性要素的顶层设计。

“镇域往往受限于行政级别与规模,尤其,像四明山区57.7%的范围处于生态红线,84.1%的范围处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可建设用地少、大项目落地难,要想让工业产业迈向更高能级,就更需精细治镇,让‘小马’拉对车、装对货,才能真正发挥优势。”韩杭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埠镇启创小微园

新城老城破“承载力”之困

陆埠镇,118.87平方公里的镇域面积中,七成是山区,超过半数村(居)也在山区。

层峦耸翠既是自然禀赋,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困”住了镇区功能提档。“城市品质不高、高端生活性服务业缺乏,就难以吸引聚集高端的人才、资源,也无法支撑‘镇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在韩杭城看来,城镇品质“成色不足”是陆埠在门户区建设中亟待破的题。

“这就需要以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全面提升镇区承载力,镇当城建。”韩杭城说。

新思路打开新蓝图。今年,陆埠镇按照“南提升、中改造、北拓展”发展思路,一手抓新集镇功能升级,一手抓老镇区有机更新以及加快南部山区提质改造,促进南北、新老协同发展。

新镇以生态田园芯、新镇服务芯双芯塑镇,绿色生活带、产城融合带双轴链芯,筑造宜居品质圈,兰溪里特色商业街区的兴建、链接两个工业园区的中横路开放街区的建设,都是“一盘大棋”的缩影。老镇区则联动四明山区资源,以一溪(兰溪河)、一街(陆埠老街)、一河(禁河)为核心,用溯源寻根与街区迭代手法,推动古镇有机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霞裘岙

“宁波市财政安排3年每年一个亿资金用于门户区建设,余姚财政1:1配套,其中基础设施配套占了大头。”韩杭城说,随着陆埠中心卫生院新院、古镇停车场、旅游综合集散中心、职工活动中心等一大批“民心工程”建成,陆埠镇区品质提升的“进度条”也被一再刷新。

宁波把四明山区域规划定位为环境优美的绿水青山涵养区、长三角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百姓生活和谐幸福的革命老区和国家“两山理论”的实践探索区。作为“门户镇”,韩杭城认为:“加快这些愿景呈现,就需在文旅项目招引、基础设施补短、加快人口吸引等多维度上进行‘塑城’。”比如,陆埠山区原有乡村工业厂房、村集体用房等整理腾空,利用闲置资源引入无人机红色研学体验基地等优质项目,力促全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500万元以上。

文化振兴破“天花板”之困

陆埠镇,2023年实现综合增加值51.64亿元,已是余姚四明山区域经济实力最强乡镇。

然而,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像陆埠这样的“领跑者”,其传统发展模式一定意义上触摸到了“天花板”。“我们意识到,镇区变‘门户’,需要升级的不仅是硬件,还有整个城市人文内容,缺一不可。”韩杭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山红色主题公园

在宁波唯一以红色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钟山红色主题公园内,不时有全省各地的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回忆战斗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作为陆埠镇“文化振兴”计划的重要一笔,浙东区委旧址、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一大批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保护修复、改造提升和展陈完善,使一个个“红色印记”亮起来、活起来,并串联起山区8个红色堡垒村,创新推出10多款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文旅火起来背后,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为经济发展动能的智慧之举。

陆埠孕育的梨洲文化、浙东革命文化、非遗文化、禅意文化是浙东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细致梳理,《陆埠镇山区片共同富裕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出台,其重要抓手便是用文化塑造城市、拉动产业、凝聚人口、激活镇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秀美兰山

目前,总投资9000万元的黄宗羲思想传承发展基地项目正筹建中,策划黄宗羲文化旅游节等打响文游品牌;“非遗共富联盟”产业聚合平台正紧锣密鼓推进中,推动“非遗技艺”转向“非遗经济”;袁马村闲置的校舍、厂房,变身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无人机学院实训基地、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创作基地等;裘岙村打造“狮山风情文旅IP(品牌形象)”,走上“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每年带动当地珠茶销售1.5万吨……

不难看出,陆埠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浸入经济发展各个领域。“随着人文经济发展壮大,陆埠也将拥有更精彩的‘城市内容’,形成更有魅力的人才磁场,以及更具活力的产业。”韩杭城说。

专家点评

陆埠镇的融合发展之道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吕淼

陆埠镇作为宁波四明山门户区的新晋成员,从过去孤军奋战的“块状经济”模式到如今融合抱团发展,从区域融合、新老融合到产业融合,陆埠镇正走出一条具有特色性和实践性的发展路径。

通过区域融合,陆埠镇努力破解了碎片化之困,实现了产业与空间的优化整合,为高质量项目落地创造了条件;通过新老融合则推动了城镇品质的提升,增强镇域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外部吸引力;产业融合则体现了陆埠镇在工业基底之外的创新尝试,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历史遗迹,陆埠镇不仅激活了当地的文化遗产,还促进了非遗技艺向非遗经济的转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链。

陆埠镇的融合发展之道,展示了其在强攻镇域经济中的创新思维和前瞻远见,不仅破解了传统镇域经济发展模式当前面临的瓶颈,也为其他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随着这些措施的深入推进和复制推广,陆埠镇有望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镇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