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社12月8日报道,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成果发布,确认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现代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日前,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开幕,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包括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及15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丹麦和日本的古人类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12月6日在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拍摄的华龙洞6号头骨复原头骨和下颌骨(模型)。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华龙洞遗址所在的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位于长江南岸。2013年以来,累计发现约20个个体的古人类群体(包括1例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4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制品和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以及超过80种脊椎动物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介绍,2015年发现的这例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极为罕见,称之为华龙洞人(也称东至人)。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研究,研究人员确定华龙洞古人类生存时间为距今约30万年。

国际上一直有“现代人6万年前才从非洲扩散到欧亚大陆”的观点,而华龙洞人属于一种从古老型人类向现代人过渡的古人类,确认华龙洞人距今约30万年,说明现代人离开非洲到达东亚之前,东亚大地上可能已经有现代人。华龙洞人其面部和下颌部已经开始向现代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较高、头骨纤细化、出现了现代人标志性特征——下巴的雏形。现代人特征初始状态的出现,让华龙洞人被认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现代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

12月10日,笔者联系到沂水跋山遗址考古领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李罡表示,人类起源过程比较复杂,三十万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可能生活过好几种人。华龙洞遗址有古人类化石,而且属于古老型人类向现代人过渡的类型,这个很罕见,为现代人在东亚大陆的出现和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

今年3月,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沂水跋山遗址,以跋山和水泉峪两遗址为中心的跋山遗址群的发掘与调查,完整地揭示出距今10万-2万年前后的地层剖面,对现代人起源,即我们直系祖先来源问题提供了更重要的证据。

虽然沂水跋山遗址还没有发现古人类化石,但古人类生活遗存比较丰富。水泉峪遗址的初步测年数据显示,细石器遗存时代为距今2.4万-2.8万年,石片石器约为距今3万-6.5万年。晚更新世以来的连续文化堆积,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都展现出本地区人类的连续发展历史进程。特别是距今6万-7万年的第2期的旧石器文化发展态势,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清楚地展示出本地区乃至中国与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在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古人类化石发现得越多,就越能揭开东亚人类起源和进化之谜。华龙洞人丰富了人们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的共同认识,对于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命题,具有重要帮助。正像美国杜克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查尔斯·穆西巴所说:“这个遗址非常鼓舞人心,它表明了尽管世界存在各种差异,但华龙洞的研究和这次会议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可以一起合作,探寻人类起源。”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