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9日下午,在毛主席的主持下,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周总理宣读了国家干部的名单。
轻工业部部长是黄炎培,文化部部长是沈雁冰,教育部部长是马叙伦,当宣读到水利部部长是傅作义时,傅作义当场站了起来,情不自禁的大声喊道:毛主席英明,共产党伟大!
拒绝了毛主席让他组织成立一个民主党派的要求,从一个水利部长做起,傅作义心中是如何想的?
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西北等战场上节节胜利,而国民党军队则接连惨败。
时任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采取了投石问路的方式,向我党抛出了和平谈判的棋子。
12月12日晚上,傅作义派出两位和谈代表:崔载之和李炳泉,同我党进行谈判。傅作义给出的条件是:1军队不要;2两军后退,在谈判内缴械;3是由傅作义通电缴械。
当傅作义的谈判条件传到西柏坡的时候,毛主席经过分析后认为,这三条不像是傅作义提出的真正条件,其真正目的有可能是为了争取布防时间,并说如果傅作义有诚意谈判的话,还会再派代表过又来。
双方之后又在12月19日上午正式举行了会谈,中共表明和平解放的基本原则就是放下武器,更不允许通电全国建立华北联合政府。
同时中共承诺会保证他本人及其家属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虽然这次谈判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但是,双方都默认和平解放北平是最基本的底线。
从12月份开始,在群众中间呼吁和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大,
北京市政府门前,每天都有请愿的群众在高声呼喊着,要求和平保护文物古迹,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不能再打内仗
在多方开导和形式的逼迫下。傅作义终于再次鼓起勇气,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
电报的内容,主要围绕如何促进公促进北平和平解放,在过度阶段,双方应该如何安定秩序、恢复交通,军队应该如何处置。
毛主席准确的捕捉到了傅作义的心理动机。
下达命令,应该主动抓住时机,认真进行傅作义的工作。他给傅作义提出了6条意见。同时,在1919年的元旦,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叶剑英担任市长。
1月5日,中华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发表了《告华北国民党将领书》,书中指出,现在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立即下令全军投降,争取宽大待遇。
傅作义见此邀请了各界学者和名流到中南海勤政殿进行了座谈。
期间,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发表了见解。
他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城,北平200多万市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系在傅作义身上。现在的形势是战则败,和则安,为了避免我国优秀古代文化免遭破坏,应该进行谈判,不动刀,和平解决北平问题。
在座的代表也都纷纷响应,这对傅作义下定决心走和谈之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终于在1月22日,傅作义在《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上正式签字。并请中央通讯社向国内外公开发表。同一天,傅作义从中南海撤出。转移到北平西郊园华北总部驻地。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主动请缨到水利部工作
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傅作义提出想要去见一见毛主席、周总理以及朱老总等中央领导人。于是在2月22日,傅作义、邓宝珊一行乘坐飞机来到了石家庄,之后又乘专车到达了西柏坡。
在第二日上午,傅作义见到了周总理。
两人从抗日战争时与傅作义的合作谈起,讲到了北平和平解放。周总理言辞诚恳的说,傅先生是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北平的和平解放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
傅作义鼓起勇气说,除了抗战时期,他罪恶累累,罪该万死,他决定以后都要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和人民立功赎罪,来求得人民的宽恕。
当天下午,毛主席在西柏坡的后沟招待所见到了傅作义。傅作义见到毛主席十分激动,他伸出双手紧紧的拉住毛主席说:“我有罪。”
毛主席则说,谢谢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不会忘记你,你有功。北平的和平解放,没有打仗,城里的文物古迹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也完全保住了。因此人民欢迎你,我们也欢迎你。
傅作义提出,想要在有生之年再为人民做些工作,说最好让他回到黄河套一带做点水利建设方面的工作,因为他曾经在抗日期间新修河套水利时积累了一点经验。
毛主席却说去黄河套一带太屈才了,倒是可以当水利部长嘛!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希望他再能再组建一个民主党派。
傅作义婉拒了,他说,自己走了许多弯路,已经厌倦了政治漩涡的角斗,因此没有再次组党的念头。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周总理亲自在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宣布水利部长是傅作义时,在台下坐着的傅作义提起的心才算是落到了实处。
他激动的表示,以后一定会将自己的后半生投身于中国水利建设事业,为祖国做更多实际的事情。
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
傅作义从小就生长在黄河边上,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到黄河的波涛中游泳。而黄河水患造成的危害,也给年幼的傅作义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长大之后,傅作义说,搞水利可以直接为人民办事。
1939年,傅作义作为国民党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部进入绥西后套。
后套地区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他在主持绥远地区政务的同时,也专门成立了副长官部水利指挥部来统一调配军工、民工,并亲自指挥地方部队帮助当地兴修水利。
从1939年到1945年的春天,在傅作义的带领下,部队在后唐地区疏浚、兴修渠道40余条。其所修的水渠大的可以航船养鱼。一套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日渐形成,昔日荒凉的猴桃变成了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和塞上江南。
本来,1945年日本法西斯将要垮台之前,傅作义还在亲自陪同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在后套这段黄河对其流速、河床等做了一系列的勘察工作,掌握到了第一手资料,想要开始治理黄河,只是后来这项计划因为内战而被搁置。
因此,在毛主席问他新中国成立后想要担任什么职位时,他才选了水利部长一职,这是他多年的愿望。
1949年10月8日,傅作义主持了水利部在北京召开的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重申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情况,将水利工作做好。因此,他每年都会花费1/3或1/4左右的时间跋山涉水,进行水利调查工作。
毛主席听到后,真诚的夸赞傅作义说:“你钻进去了。”
1954年9月29日,傅作义连任水利部长。1958年2月11日,他又被任命为水利电力部部长。1960年4月份,傅作义带领视察密云水库,之后又到广东视察水利工程。
哪里水灾最严重,哪里就有傅作义的身影。1963年8月初,华北地区骤降暴雨,海河水系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洪峰,天津和津浦铁路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此天灾的严重影响之下,河北、天津等地的农民、工人、解放军还有学生纷纷投入到抗洪抢先的行列之中。
当时的傅作义,将近70岁,又逢心脏病严重复发出院不久,实在不易多操劳。医生劝他要多休息,但是他放心不下当地水灾情况,不仅每天向防汛办公室了解情况,甚至还想亲自到天津去查看实际情况。
水利部党考虑到他的健康状况以及年龄问题,纷纷劝阻,可是傅作义态度十分坚决,他亲自去找了周总理,请求允许他去天津、河北抗洪前线。
周总理劝不住,只好让副部长陪同前去。
到达天津之后,傅作义立即和当地的防汛指挥部门研究工作部署,并前去慰问防洪前线的群众。他在雨中打着伞巡视防洪大坝,这样的举动对安定民心、鼓舞抗洪实际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直到水患平息,抢险措施已经落实,傅作义才放心的回到了北京。
1972年,他的病情越发严重,只好离开了他热爱的水利事业。
他在这一工作岗位上,尽忠职守长达23年之久。从一代名将到水利专家。他践行了对毛主席的承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
虽说傅作义走了许多的弯路,但是他的爱国志向一直是笔直的。也正是基于此,广大人民群众都称呼他是人民的部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