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

粤港澳大湾区

第三个国家级跨海通道项目

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开通

15时将通车试运营

试运营初期暂免道路通行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茅海跨海通道。郭永乐 摄

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像一座城。一座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的阻隔,让“叹零丁”的孤独成为历史;一座黄茅海跨海通道,书写了大湾区西部地区互联互通的新可能;贯通粤港澳大湾区5城的深江高铁正加快建设中。“截湾取直”,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距离近了,更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图源深中通道发布微信公众号

跨越“三通道”,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高新区、江门连接深圳的“东大门”“桥头堡”,江海区将实现1小时内直达香港、澳门、深圳,快速连通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深圳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真正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

“桥”见新江海。在建区30周年之际,江海区的新机遇不断叠加、新动能不断积蓄,新江海正在被看见。立足服务和融入广东发展大局,江海区把准“时”与“势”,扛起“建功先行区、勇当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江海实践新局面。

⬆️2024年12月11日《江门日报》A07版

“桥”见江海

打响城市品牌

“如果错过了20年前的深圳,那么一定不要错过现在的江海。”很多从深圳来的客商,见到江海的第一眼,都认定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未至江海,江海风光已映入眼帘。

今年8月,“江海汇”江海制造形象店(以下简称“江海汇”)在深圳福田正式启幕,100%“江海制造”产品在这里陈列,犹如一座无形的桥梁,将江海的城市魅力与深圳的繁华景象紧密相连。深圳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江海的独特韵味。同月,“江海元素”加入被誉为“港商湾区发展第一站”的GoGBA港商服务站(福田),更为江海与深圳乃至香港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海汇’给深圳人、香港人,甚至是从福田口岸通关的各地游客,带来了一个认识江门、认识江海的机会。”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执行会长周军认为,“江海汇”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江海制造”的平台,更是一次城市与城市间的“深度对话”。

——步入江海,江海故事触手可及。

今年10月,位于龙溪湖公园的“江海制造”龙溪湖展厅正式启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接待了75批次考察团。他们分别来自香港、澳门、深圳、广州、南京,甚至是大洋彼岸的巴西,累计参观人次逾1300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门企业家、江门顺兴吸塑厂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碧芸对该展厅十分看好,她说:“这是对江海城市形象的具体展示。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江海区正逐步探索从传统政策招商、资源招商向场景招商转变。”

从荒地鱼塘到厂房林立,江海故事触手可及。

短短三年,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园实现了“在白纸上绘就精彩图卷”的惊人巨变。一座对标一流的现代化特色产业园区拔地而起。首次出征,江门高新区便以优异成绩入选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一名江海区招商干部回忆:今年初,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来参观考察江门高新区时,曾点赞该园区品质“大湾区一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越江海,共筑江海新未来。

“往返大湾区各城市只需要半天,这给我们招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江海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黎健松坦言,“三通道”压缩的不仅仅是时空距离,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距离。

“上午谈好意向,下午就能实地考察。”黎健松告诉记者,随着“三通道”陆续开通,江海招商模式逐步从“驻点招商”向“常驻+轮换”的模式转化,深圳与江海交流实现了“当天来回”。

在深中通道开通首个工作日,记者跟随江海区招商干部实地体验了一番,加上早高峰,共计75分钟实现从政府到企业的“点对点”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桥通了,心更通了。越来越多的江海区干部主动走出去,去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我们学习借鉴深圳经验,但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拿来主义,重点是学习深圳开放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发展理念,认清自身差距短板,找准问题症结,理清发展思路,精准施策,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比较中奋进、在学习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一位江海区干部如是说。

“链”接江海

拥抱协同的大湾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是空间一体化。如果说20年前,建设跨海大桥最突出的功能是块与块之间的连通,在交通发达的当下,跨海大桥带动整体区域经济腾飞的作用则更加凸显。“大桥经济”带来的共享效应,也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合作分工也越来越明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夜景 周华东 摄

制造业当家是江海经济最鲜明的底色。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西江之畔,作为连接珠三角和粤西地区的重要节点,江海区拥有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的26个,建区30年的发展,让这里已汇聚了超5000家工业企业,形成了安全应急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构成的“1+3+2”现代化产业体系。

抢抓“大桥经济”重大历史机遇,越来越多的“东部投资客”,在海量的市场机遇面前,坚定地选择江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海区城区鸟瞰图。受访者供图

何以江海?不少企业家坦言,因为这里激荡着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车游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这种感觉愈发明显。龙溪路上,德森电器(高端智能电子装备企业)、天倬家具(省内排名前三的汽车模具/零部件供应商总部项目)等企业映入眼帘。它们不仅是园区落地后的首批企业,也是江海区携手深圳、东莞等珠江口东岸城市,落实“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跨市战略合作的典型代表。江睦路上,早期落地的芯联电、联升、优彼思、华秋电子等项目,大都是从东部转移过来的优质项目。

“选择江海,不仅是因其优越的营商环境,更在于其完善的智能家电产业链。”江门市天倬智能家居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唐贝直言,这里聚集了上下游企业,有助于他们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率与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门市天倬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罗霈 摄

拥抱协同的大湾区,江海区“链”上发力。

如在智能家电产业方面,江海区针对核心零部件短板,下半年成功引进了奋本家居、凯思诺一期、卓凡五金等项目,助力推进江海区智能家电产业链强链补链,增强主导产业发展主动权。

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方面,IC框架领域的细分龙头芯联电项目,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模式落户江海,同时推荐上游企业落户,为全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江海区投促中心副主任骆毅豪表示:“自深中通道通车以来,我们不断加强与深圳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探索实施与深圳‘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联合招商模式,全力打造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休戚相关的‘产业共同体’,全心全意当好深圳的‘卫星城’。”

深圳“需”什么?

深圳,作为科技前沿与总部经济的璀璨明珠,亟须进一步拓展产业空间,以促进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高端升级,同时寻求更广泛的区域合作机遇,拓宽市场拓展的边界。

江海“有”什么?

江海,凭借其充裕的产业空间、显著的成本优势以及稳固的产业根基,正逐步成为深圳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的理想之地,为深圳的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提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海区发挥区位优势,塑造了“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跨市战略合作的典型代表。邱昱 摄

从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到湾区市场一体化,大湾区合作不断走向深化。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也已从单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分工明确的产业链上下游,到如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

“我们真正走进了江门江海,计划把上下游配套企业邀请过来。未来企业要实现在江海的本地化。”江门摩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科技”)行政总监王忠波表示。

爱上江海

被江海“硬控”了

放在两年前,初来乍到的王忠波,对江海并没有什么想法。

12月初,一场有关招商引资的面对面大讨论,让他忍不住吐露心声:“说实话,刚开始还不太习惯,现在已经不想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两年,从深圳来的王忠波,看见了江海服务、江海效率、江海品质。

“摩尔科技是江海的新企业,我们从2022年开始,一边建设一边生产,到今年建成完工,整个过程非常顺利!”王忠波说,不仅如此,摩尔科技所在的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核心区,也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一开始真的觉得这里有点偏,周边都是荒地,没想到短短2年,竟然有这么多优质企业成为我们的‘邻居’!”

不想走的王忠波,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现在,他在江海买了房,全家都搬到了江海,孩子也在景贤小学读书,彻彻底底被江海“硬控”了。

王忠波的选择,不是个例。“三通道”让湾区式生活,有了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有关部门反馈,近两年落户江海区的优质企业很多,不少企业的中高层在“看见江海”之后,纷纷选择开启“双城生活”,把更多的生活空间留在江海。吸引他们的,或许是优质的基础教育,或许是高性价比的房价,或许是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或许是“一脚油门”就能回到深圳的便捷交通,或许兼而有之。

“这么多新市民,为什么一来到江海,就被‘硬控’了?因为江海区是全市产城高度融合的区域之一。江海区早早看到了珠江口东岸来客的刚需,这些年都在想方设法解决!”作为一名江海区“老招商人”,骆毅豪点到了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李润昌 摄

——被江海教育“硬控”。近半年来,江海区不少校长周末都在忙,要接待一波又一波新落地企业负责人的教育考察。作为主城区、国家高新区所在地,江海区义务教育阶段多达52.9%的学生是非本地户籍的随迁子女。随着更多企业加速进驻,江海区新增人口仍在以每年1.5万人的速度往上走。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江海区积极探索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实施承诺制、容缺制入学,近两年新增1万个优质公办学位,打响“学在江海”的金名片。

——被江海生活“硬控”。“零门槛”落户政策、宜居宜业宜游的居住环境,高性价比的生活方式,吸引着企业新市民结对“扫楼”。江海区中心板块、外海板块、礼乐板块都成了置业的热门区域。

——被江海未来“硬控”。江海巨变肉眼可见,江海未来可以预见,江海的营商环境,江海的发展潜力,这些都成为了企业投资落地的“重量级元素”。

“三通道”来了

江海未来可期

当前,城区建设一日千里,新的路桥通江达海,“江海请你出个名”地名征集活动也正在火热开展。

网友屈金平对江海的路,印象至深。他留言说,“断断续续在江门待了四年,中山到江门那座大桥,过了之后的路修得特别好,恨不得自己变成车子跑!推荐路名,向阳路、朝阳路、金石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海大桥。彭伟宗 摄

屈金平所说的这座大桥,正是外海大桥。早在1986年,江门市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模式,仅用19个月就在江海建成“外海大桥”,创下当时国内同类桥梁建设的最快速度。至今,外海大桥仍然是江门通往中山、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重要通道。

在历史洪流中,细数江海发展史,其实也是遇水搭桥、出海闯世界的历史。

江海往东,西江如同一条玉带,顺流而下。外海大桥、西江特大桥成为江海连接中山的重要通道。

江海西北面,江门河蜿蜒绕城,北街大桥、江门大桥、东华大桥、蓬江大桥、胜利大桥等十几座内河桥陆续建成,成为江海融入主城的关键水上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华大桥。付师华 摄

千方百计走出去。“三通道”时代,江海一路朝阳。

正如网友心仪的路名——“金石路”。踏过筚路蓝缕,江海破开了发展的金石。作为市委市政府赋予江海区的重大政治任务,国家高新区、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是江海区对接服务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三年来,依托两大战略平台,乘着“大桥经济”东风,全区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9个,总投资额超686亿元。特别是深中通道开通这5个月来,全区新增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5个,“大桥红利”初步显现。未来,随着“新引擎”逐步“落地生金”,“跨海”的江海也将迎来跨越式新发展。

再向江海勇弄潮。进入大江大海大发展的新时代,30岁的江海区,正在江海之上,创造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江门日报 记者/胡晴晴 何榕

关注【江海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