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晚
由州委统战部、州委宣传部、州民宗委主办
州广播电视台承办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家国情怀 奋进恩施”统战文化故事展演
成功举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挖掘恩施统战文化资源,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赋能,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跟随镜头
我们去到现场
共同感受统战文化的底蕴与魅力
活动在激情澎湃的《爱我中华》歌舞表演中开幕,歌声嘹亮,唱出了恩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崇敬之情,也奏响了本次统战文化故事展演的激昂序曲。
现场,节目精彩纷呈,以歌舞、演讲、戏曲、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统战故事、恩施故事、中国故事,共同书写我们的家国情怀,共同绘就奋进的恩施篇章!
南剧《东南第一功》
大年三十过大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鹤峰人却一直保留着提前过年,也就是过赶年的习惯。原来,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明军久战不利,军情十万火急。容美土司接到朝廷征调令,要求即刻出征抗倭。恰逢年关将近,于是,容美土司决定提前过年,让即将离家出征、披挂上阵的土家男儿过完年再走。土家男儿骁勇善战,全歼倭寇,立下赫赫战功。朝廷钦赐“东南第一功”,并评价“容美精兵悍甲诸部,万里从征,朝气正锐”。南剧《东南第一功》率先将观众带入历史的长河,感受容美土司田世爵父子和土家男儿无惧无畏、抵御外辱的民族精神。
话剧《家·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是湖北省战时省会、第六战区指挥中心和抗战中枢。在这里,曾经指挥了湖北境内的四大会战之一——鄂西会战。鄂西会战的全面胜利,挫败了日军西进的美梦,让中国的抗战从战略相持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恩施地区十万男儿拿枪走上抗日战场,出动民夫60多万人、民工110万人次全力支持抗日。话剧《家·国》带领观众走进战火中的赖氏家族,感受以他们为代表的恩施人民在国家大事面前的力量与担当,理解家与国的深刻内涵。
情景剧《门口在过兵》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恩施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任弼时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恩施转战八年之久。我州的鹤峰县是贺龙元帅的第二故乡,在他的影响下,数以万计的恩施儿女踊跃参加革命,其中鹤峰全县6万人中,就有2.5万人参加革命,80%的成年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门口在过兵》讲述的是在鹤峰县杜家村,贺龙率领的红军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深夜悄然行军赶往县城,当地百姓自发点灯送行的故事。
情景讲述《出峡入峡,他乡故乡》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为完成这一世纪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130万移民挥别故土、远赴他乡,这其中就有5万人是我州巴东县人,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壮歌。《出峡入峡,他乡故乡》正是对这群三峡移民壮丽迁徙的深情回望,是关于巴东三峡儿女“舍小家、为国家”,奉献三峡、同心筑梦的故事。
情景剧《共同语 共同体》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让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共同性。《共同语 共同体》讲述了一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毕业后返回家乡顺利就业,开启幸福生活的故事。
情景讲述《一封写回新疆的家书》
恩施,是29个民族和谐共生之地。百万恩施儿女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创业发展,百万优秀人才汇聚恩施投资兴业。在这里,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封写回新疆的家书》讲述了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吾斯曼及其家人在恩施工作、学习、生活的故事,展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歌舞剧《为了那片光》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2020年7月15日至17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恩施州城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城区供电设施严重受损,4.6万户居民遭遇停电,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灾保电战役即刻打响。歌舞剧《为了那片光》情景再现了恩施广大党员干部和电力尖兵闻令而动,尽锐出击,连续奋战7个昼夜,终于让州城再现万家灯火的典型场景。
《我和我的祖国》
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奋进恩施,是这方在祖国怀抱中成长和发展的热土,从未改变的信念与庄严承诺!同唱一首歌,共筑一个梦。活动在全体人员满怀深情的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圆满落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