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中说:“事亲须当养志,爱子勿令偷安。”
人活一生,最要紧的是,管好爱自己的人,拉扯自己爱的人。
把爱源源不断地给家里人,就会促成“家和万事兴”的局面,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当我们到了五十岁,就会明白,家人之间的爱,过犹不及。
俗话说:“斗米恩,担米仇。”
不得不知,以下两件事情,看起来很好,但无形之中就废掉了一个家庭。
01
第一,愚孝,百事不顺。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句话:“亏妻百财不入,愚孝百事不顺。”
很多男人没有搞明白,认为父母比妻子更重要。毕竟,妻子离开了家庭,再找一个就行了;父母确实是唯一的,离不开。
没有找到妻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的平衡点,男人费尽周折把父母照顾好,因此还休妻。这后果是很严重的。
东汉时,四川广汉人的姜诗,娶妻庞氏。
庞氏对公公婆婆都很好。婆婆爱吃鱼,她就去江边打鱼。婆婆喜欢热闹,她就请邻居来吃饭,陪婆婆瞎聊。
有一天,江边风很大,庞氏打鱼就耽搁了一定的时间。姜诗就认为,这是故意懈怠家里的老人,休书立马就写好了。
没有了妻子,姜诗才发现供奉父母的饭,到底有多难。
外人看不过去了,写诗指出:“子能知事母,妇更孝于姑。”
为了照顾父母,把可能不够好的妻子赶走,也不要其他的兄弟姐妹来帮忙。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这就显得愚昧了。
若是公公婆婆心胸狭隘,就百般刁难儿媳和女婿,那么还拼命去维护公公婆婆的立场,这就显得家庭也没有德行了。
也有一些老人,倚老卖老,强行要某一个儿女孝顺,给多少赡养费,对其他的儿女,却放任。这就是偏心,儿女一旦答应了,就是助纣为虐。
从儿女的角度看,一百次对父母好,就是一次不好,那就可能被父母抹去一切的好。这是家庭的灾难,谁都会心寒。
02
第二,溺爱,子孙不旺。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计当深远。”
爱护孩子,就应该考虑孩子未来要干嘛。这是做父母的格局。
很多父母在想,若是留下很多的钱财,让儿女起点更高,能够轻轻松松超越同龄人,就对了。
甚至都设计好了,儿女只要省吃俭用,也许一辈子不出门赚钱,都没有关系的。
对于儿女的婚姻,父母也是想了很多办法,买房子,给车子,准备礼金。反正儿女只要愿意结婚,什么都不要操心。
对于儿女的孩子,老父母作为爷爷奶奶,也能费尽心思,甚至都承包了孙辈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有人说:“人生无论怎么精心策划,都抵不过一场命运的安排。”
确实,父母给的再多,到头来儿女的路,还得自己去找。并且,儿女找出路太晚了,那就错过了青春年华,悔之晚矣。
西晋的大臣何曾,想尽办法捞好处,建大房子,也储备美食。
他还预测到,西晋应该熬不了很多年,告诉子孙:“没有人在朝廷上议论国事,这是倒塌的预兆。你们要防备祸乱啊。”
但是何曾所有的防备,都没有抵挡住“八万之乱”的到来。更难受的是,他的做法,让子孙没有足够的本事,应对灾祸。导致孙子何绥被斩杀,另外的子孙,流离失所。
想一想,你把子孙的事情都做完了,你让子孙干嘛?
等于是你把子孙的福气,都享用了,让子孙变成没有福气的人。
什么是真爱?答案有很多,但一定不是“溺爱”。
03
不管你多爱家人,都要坚持“冷一点”。
五十岁的人,仍旧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家庭的格局已经改变了。
父母很老了,需要照顾,子女已经长大,需要放手。
若是没有原则地爱老人和孩子,那就会越界,导致几代人的感情,交集在一起,如一团乱麻。
坚持做一个冷淡的人,把对家人的爱,变成有原则的爱。
其一,孝顺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有规矩,兄弟姐妹都要一起来。也许你钱多,兄弟姐妹很穷,但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谁都不是局外人。
对于父母的恶行,就得翻脸,别让父母变得家里的恶人。
父母老了,认知太低,但是你可以帮助父母提升认知,坚持朝着善意的方向去行动。
其二,育儿不是越俎代庖的事情,要懂得放手。
儿女成家立业了,就应该自己去努力了。以后的日子,各自安好。
杨绛说过:“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每个人都要自己去体验生活,经历一些困难的事情,熬过人生的低谷。你在一旁看着,不是不爱,而是大爱。
04
废掉一个家庭的征兆,不一定是大家争斗不休,也不一定是大家都很穷困。可以是大家都很爱,爱到可以干涉对方的人生,无条件地给予。
父母用爱,给了我们生命,托举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用爱,托举了儿女,给儿女处处操心。这是爱的一场接力赛。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血脉至亲,也是独立的个体,不要把谁捆绑在你的身上。
孝顺,父慈子孝,规则先行,兄弟姐妹一起承担。
育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志为主。
一家人,长幼有序,亲疏有分,帮忙有度。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