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杰
山东是产梨大省,东有酥脆甘甜的莱阳茌梨,西产形如鸭蛋、皮如星点的冠县、阳信鸭梨。山东不仅梨的品种多,重要的是品质高,种植历史悠久,而且有一代又一代梨农不断进行技术革命,提升品种质量。
阳信鸭梨专家朱万祥就是一位农民状元,他多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山东省科技状元。
矗立在百年梨园的朱万祥塑像
前段时间,笔者慕名而来拜访鸭梨之乡阳信。在阳信县城周边,几乎种满了梨树,成片的梨园甚是壮观,开车穿梭其中,就是想更多地见识梨乡的风物人情。
路边有一座被称为“仙女受梨”的雕塑,六位仙女每人手心托着一个鸭梨,其中站在中央高处的两位仙女,将鸭梨擎过头顶,从很远就可以看到。仙女雕像栩栩如生,又有那么好吃的鸭梨,来客欣喜自在情理之中。鸭梨之乡不仅有梨还有礼,人文之风扑面而来。继续前行,看见一座写有“百年梨园”的牌坊。
走过“百年梨园”,一座高大的半身雕像立在路边一个小广场中,让我惊喜。果然梨乡不负所望,有这样一座塑像,就一定会有一段与梨相关的故事。雕像的正面底座写着:“省农民状元朱万祥。”这一座雕像,至少让我知道了三个“第一”:第一次知道朱万祥大名,第一次见到为一个农民立起的纪念雕像,第一次听说“农民状元”这个头衔。
雕像底座的背面这样介绍:“朱万祥,男,1922年12月21日生于山东省阳信县。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就读私塾五年,15岁即随伯父栽培梨树,潜心鸭梨生产技术研究。历经55个春秋,打破了桃三杏四梨五年的生产常规,取得了鸭梨提前结果优质高产等科研成就,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成果奖,省鸭梨大面积增产开发试验奖,使阳信鸭梨生产有了突破性发展。阳信鸭梨五次蝉联全省梨系列总分第一,三次荣获全国优质水果金奖。上述成绩的获得均凝聚着他的心血,他被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省农业科技状元,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阳信鸭梨专家等光荣称号……他长期的探索追求,使其积劳成疾,于1992年5月23日病逝,终年70岁。为继承和发扬朱万祥的奉献精神,发展阳信鸭梨生产,特立碑纪念。”
朱万祥塑像是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年春天由阳信县人民政府所立,那应该是梨花盛开后梨树开始结果的季节。梨乡人民念及朱万祥对于阳信鸭梨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为一个农民立碑塑像。
与“百年梨园”隔路,就是朱万祥的家所在地梨园郭村,一个以梨为主题的梨园小镇正在建设中。或许这是朱万祥老人生前没有想到的,也可以告慰朱万祥老人:他的未竟事业,不断继承发展,今日梨乡日新月异。
阳信自唐朝就开始种梨子
阳信鸭梨种植历史悠久。据记载,这里早在唐朝就有农民栽种土生土长的梨子,但那时还不叫鸭梨,我们暂且称之为“土梨”。到了宋朝,土梨渐成规模,虽然没有出现成片梨园,但也是小梨园遍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到了清朝末年,在梨园部、八里庄一带有了面积较大的梨园,阳信梨的种植甚至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阳信鸭梨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经过了一代又一代梨农的反复实验、更新换代,淘汰旧品种,培育优良梨树,渐次取代原有的土梨。由于成熟的鸭梨形状如鸭蛋,因而称为鸭梨,现在鸭梨已成为阳信梨的主要品种。
阳信鸭梨种植成功,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阳信地处黄河下游,北临渤海湾,土壤以黄河冲积平原的泥沙湿土为主,土层较厚、地质松软,并有适度碱性,对于鸭梨成长非常有利。这里年均日照为2780小时左右,无霜期最高达270天,尤其是鸭梨成熟前的9月,全月日照总数达到240小时。这促进鸭梨成熟前的养分积累、果实膨大、糖分增加、上色均匀、形态亮丽。
也许这就是当地一些老人将阳信鸭梨亲切地称呼“老鸭梨”的原因。在他们看来,阳信鸭梨的品质始终如一。
朱万祥对阳信鸭梨的主要贡献
阳信县良好的自然环境,是鸭梨质量好、产量高的基本条件。以朱万祥为代表的梨农全身心投入到鸭梨的种植培育改造中。
“省农民状元朱万祥”对阳信鸭梨的技术革新,主要有这样几个突破性成果。首先是病虫害的治理效果明显,种梨树,最难过的是虫害这一关。为了研究治虫的方法,朱万祥用农村家里筛面的箩,把虫子罩在梨树上,然后抓住放到罐子里,定点观察虫子的生活习性,以此确定人工捉拿或药物治虫的时间表。
夏天的梨园密不透风、潮湿闷热,朱万祥在梨树底下一待就是大半天。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免受虫害打扰,他直接把手脚用布包起来,在头上套一个塑料袋,制成防护服。经过几个生长季的反复观察,他终于摸透了病虫的习性与规律,使无病虫害果实达到96%以上。
在与梨园郭村村民交谈时,几位年轻人表示对未曾谋面的朱朱万祥很是佩服,虽然他们没有见到过老人家亲自捉虫的场景,但他们认为这很不可思议。这是因为,梨树特别容易招引一种毛毛虫,一旦人的皮肤与之接触,马上招致大片红肿,奇痒难耐、多日不消。只有朱万祥老人能坚持灭虫,并取得有效的成果。
朱万祥还解决了梨树大小年的问题。梨树一般都有大年、小年之分,大年就是果实的丰收年,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小年则果实欠收,量小质次,这是一直困扰梨农的历史性难题。治虫取得的成就,让朱万祥看到了解决梨树大年、小年的曙光。
过去普遍认为,梨树的大小年是因为当年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导致的。朱万祥在对阳信县城周边不同地域、不同年限的梨树进行观察,他发现肥水充足、梨树健硕,春天梨花相应就多起来,但是梨花多却并不意味着坐果就多,朱万祥很是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朱万祥看见梨园旁边的小菜地里有人在给葫芦接花传粉,使他茅塞顿开,于是他想到用酥梨与鸭梨接花传粉,配合人工授粉。他还买了20多箱蜜蜂在盛花期放蜂,借助蜜蜂传花授粉。这个实验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梨树的“大小年”难题,而且朱万祥不知被蜜蜂蛰了多少次。
朱万祥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钻劲,他继续观察、实验,找到一些门道。他发现,当年梨树开花的多少,应该取决于上一年夏天梨树形成花芽的多寡,因此要解决大小年的问题,首先要着手调整、平衡梨树本身储备的能量分配。大年时花多果多,需要的养分就多,这又要为下一年形成花芽做储备,两者必会争吸养分。如果两者所需养分超出梨树本身能量储备,梨树第二年就没有力量开花,没有花,哪来满树的果子?如果花多却瘦弱无力,果子营养不良,结的果子虽然数量多,个头却小,同样形成小年。
朱万祥从认识上找到了梨树大小年的成因,于是他大胆提出设想,就是把种菜与果树管理技术相结合,相互借鉴。经过试验,大年成果丰硕,小年也不再出现明显差异,大小年趋于平衡。为此朱万祥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在果树种植行当,早有“桃三杏四梨五”的定律,意思是桃树结果需要三年、杏树要四年,而梨树需要五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没人怀疑这句话的合理性。朱万祥决心解开“梨树之谜”。
有一年,朱万祥发现一株只有两年树龄的梨树开花了,坐下十多个果实。围绕这棵小梨树,他从树根仔细观察到树梢,他发现,原来梨树的顶枝,就是最上边的树枝曾经被折断过,促其形成腋花芽,第二年就开花结果。受此启发,朱万祥研究出一套幼树摘心的办法,把小树的主枝掐断,刺激春芽和新枝生长,增加营养,辅以整形。如此一来,梨树三年结果、六年丰产、八年亩产超万斤。这项“幼树变化性密植早期丰产试验”获得成功,并获得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朱万祥以科技手段使幼树实现提前两年结果,同样通过技术革新,他还使老树还童,老树发新芽。作为“阳信鸭梨大面积开发试验”省级课题的主要承担者,他用七年的时间,与团队其他成员辛勤劳动,于1990年完成试验,取得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为造福一方立下汗马功劳。
宁静的梨园郭村祥和美丽,朱万祥面带微笑的塑像,被村民擦拭得干干净净,这是郭村人民对他执着的爱。
(本文作者为高级记者、媒体从业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