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宣布,再次推迟宇航员重返月球计划——从2026年推迟到2027年年中,这一消息并不令人意外,毕竟NASA的登月计划一再推迟。但NASA局长的一句话引发了广泛关注:“只要比中国早一步登陆月球南极就行。”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战略考量呢?为什么各国都选择在月球南极建造基地,而不是北极呢?本期内容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耳忒弥斯计划于2017年正式发布,旨在2024年完成载人绕月任务,并计划在2028年前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虽然从表面上看,从计划发布到预期完成,中间不过11年的时间,但实际上,相关的设备和技术部署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启动。猎户座飞船的研发始于2006年,最初是作为“星座计划”的一部分。不幸的是,由于预算超支和进度落后等问题,该计划在2010年被取消。但猎户座项目并未就此终止,而是在2011年得到重启,并继续发展至今。在最近的无人驾驶阿尔忒弥斯I号任务中,猎户座飞船的热盾在再入地球大气层时出现了意外的磨损。热盾是保护飞船在高温再入过程中免受损害的关键部件,其问题直接影响到未来载人任务的安全性。NASA不得不重新评估并改进热盾设计,以确保未来任务的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技术挑战,阿尔忒弥斯计划还受到预算限制的影响。在上一次美国登月时,可以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资金。当时美国为了把人送上月球,动员了将近30万人参与了阿波罗计划,光参加工程的企业就将近有2万家,大学有200多所,以及80多家科研机构,总花费255亿美金,最疯狂的时候,也就是1965年,国会给NASA的钱占到了53%的国家预算。如今,尽管NASA的年度预算仍然维持在250亿美元左右,但美国的GDP已经增长至2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NASA的经费在相对比例上有所减少。预算限制不仅影响到技术开发和测试的进度,还直接影响到供应链和人力资源的管理。许多关键部件的生产和测试需要依赖外部承包商,而这些承包商的工作进度往往受到资金拨付的影响。预算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进度一再延误,进一步推迟了登月计划的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另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便是:为什么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地选择月球南极而非北极作为登月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的极地区域,尤其是南极,与赤道和低纬度区域截然不同。极地区域的特点是日照时间极短,部分地方几乎永远处于阴影之中。这种独特的环境为科学探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源和机会,尤其是南极地区丰富的水冰资源,成为各国争相布局的焦点。科学家推测,在月球南极,尤其是某些极地坑洞内,水冰可能以固态形式存在了数十亿年。水,作为航天事业中的关键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为未来的基地提供水源,还可以通过电解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这些都是支持人类在月球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为未来的深空探索提供了一个战略性补给站。随着人类向火星等更远处的太空探索迈进,月球南极的水源可以作为中转站,支持长途航行所需的燃料和生活资源。这种资源的可获取性,不仅对月球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也为人类探索更遥远的宇宙提供了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南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极端而稳定的温度条件。虽然南极地区同样存在阴影和阳光的交替,但部分地区,尤其是那些位于永恒阴影中的深坑,几乎始终处于极低温度下。这样的温度环境对于科学探测尤为重要,尤其是安装低温探测仪器和进行宇宙背景辐射研究。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区域可能保存着来自宇宙早期的物质信息,研究这些区域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这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为月球南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研机会,使其成为全球各大航天机构争相竞逐的宝贵资源。除了水资源和低温探测的优势外,月球南极的地理结构本身也是其成为理想基地的关键因素。月球南极有一些区域可以几乎全天候获得阳光照射,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夜晚的困扰,是建立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理想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那些接近月球南极的陡峭山脊或坑洞边缘,这些区域的阳光照射时间接近24小时,太阳能的稳定性使得这些地区成为建立长期能源供应的最佳选择。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可以为月球基地提供持续的能源,保证基地的运转,并支撑日常的科研和生活需求。相比之下,月球北极虽然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但远没有南极那么多重优势。北极地区的日照时间虽然相对较长,但其温度变化剧烈,极昼和极夜的交替使得温差极为悬殊,这对基地的长期建设和生存环境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此外,北极的水冰资源并不像南极那样丰富,也分布较为零散,难以为长期人类驻留提供充分支持。月球北极的资源相对有限,不适合长期的科研活动和生存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多的国家争相选择月球南极作为基地的建设点?这其中不仅仅是资源的争夺,更是太空战略布局的关键。尤其是在中美航天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月球南极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将成为未来深空探索的“跳板”,也可能是两国科技竞争、甚至政治博弈的焦点。对于NASA而言,如何在中国之前成功建立月球南极基地,已经不单纯是科学任务,而是“国际领导力”的象征。随着2027年的临近,NASA是否能重振旗鼓,迎头赶上,仍需拭目以待。对此,你们怎么认为呢?欢迎大家踊跃讨论,感谢大家观看,我是探索宇宙,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