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末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变得极为强大,强大到其他六国都难以抗衡。
嬴政当上秦国国君后,他肃清内政,除掉了自己的“仲父”吕不韦,拿回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大权。
随后他又重用王翦等武将,一鼓作气将六国全部吞并,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嬴政统一六国之后,颁布了许多新的政策。
为了与平民百姓和后世的皇帝做出区分,他自称为“始皇帝”,还将自己的第一人称改为了“朕”,从此之后,“朕”这个字就只能皇帝用,别人不能用了。
这个“朕”字有何特殊之处?秦始皇为何选择了“朕”作为自己的专用?
天下独尊始皇帝
在其他人眼里,统一六国,结束这长达五百多年的混乱,实在是天方夜谭,但是在秦国国君嬴政眼里,这件事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他只需要将事情交给王翦,跟王翦说:“王翦,去把六国都给我灭了。”王翦就能带兵将六国收入囊中。
这六国之中,有五国都是王翦消灭的,还有一个韩国直接投降了,不费一兵一卒。
六国统一之后嬴政十分骄傲,统一六国也确实足以让他骄傲。
嬴政认为自己的功业已经能与三皇五帝相提并论,甚至还超越了他们,于是嬴政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尊号。
他取了“三皇五帝”中的“皇”与“帝”,自称为“皇帝”,又因为自己是第一个皇帝,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因此他是“始皇帝”,后世称他为秦始皇。
秦始皇小时候跟着母亲在外逃亡,对赵国和其他国家的风俗和日常生活也很了解。
由于各国之间长时间的割据,导致各国的文化差异都很大,有时候说话都说不明白,听也听不懂,说又不会说。
秦始皇与百官讨论之后,他们认为改变各国的语言与口音难度太大,应该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让人们沟通。
于是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既然两个人之间说话说不明白,那就写出来吧,只要写的是同一种字,那就可以解决双方的交流问题。
李斯等人通过总结各国流行的多种文字,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字,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小篆”,后来秦始皇又命人在小篆的基础上发明了隶书。
文字统一之后,各地区百姓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就又引出来了一个问题。之前各国之间礼仪道德也不相同,如今大家都凑在一起,难免因为这些而产生误会。
于是秦始皇又开始考虑“行同伦”,也就让大家的行为都在同一种道德伦理下,这样就没有误会了。
之前齐国那块地方,男女有别,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社会气氛和谐,被称为“礼仪之邦”。秦始皇来泰山祭天时,在泰山脚下留下一块石碑,赞扬当地的风气良好,并且号召其他郡县的人都来学习。
由于之前有吕不韦、赵太后的事,秦始皇对于这样的人十分看不惯。
当他来到吴越地区时,对当地的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十分不满,认为他们是有违人伦的。
因此秦始皇在会稽山下也留了一块石碑,对当地的这种风俗大加斥责,还在当地留下了一条律法:杀死这类人不犯罪,以此来改善吴越之地道德规范。
除了这些,秦始皇还颁布了很多跟“统一”有关的规定,比如“统一车辆的宽度和道路的宽度”“统一钱币的形制”“统一度量衡”等。
为了这些政策的实行,秦始皇每天都十分劳累,李斯他们为了让嬴政开心,就给秦始皇找了一套“专属名词”。
这天,李斯等人联名上书一封,给秦始皇看,而且当时李斯还诚惶诚恐,生怕秦始皇不满意。那么他们上的书里,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他们给秦始皇找了一些词语,定为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词,就比如:命为制,令为诏,王称泰皇,王自称为朕等等。
秦始皇觉得这些称号都不错,于是也就都同意了,还赏赐了李斯等人。但是其中有一个,秦始皇认为不满意,就是这个“泰皇”。
这个词很明显是借用了泰山的“泰”字,但是秦始皇却觉得这个称呼不好听,于是他没有采用这个,还沿用了皇帝。
“朕”字是何意?
在这一系列皇帝专用的名词中,还有一个字也很出名,那就是皇帝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朕”字。
在一些历史电视剧中,皇帝们总是会自称为“朕”。这个“朕”字肯定不是李斯他们为了讨好秦始皇而创造的,那么它在没有成为皇帝专用字之前,它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秦始皇把“朕”拿来代表“我”之前,它就已经是这个意思了。只不过之前的“朕”字是谁都能用的,它只是一个代表着尊敬的第一人称代词。
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朕皇考曰伯庸”,意思就是说:“我爹叫伯庸。”
因此“朕”这个字在之前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它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字”,只不过民间不常用罢了。
而且“朕”除了是第一人称代词当“我”用,它还有一些别的用法,比如用来形容物体之间的缝隙。
就像古代铠甲上,两块金属片之间的缝隙,便可称为“朕”,还有古代榫卯结构的桌子椅子,他们的连接处也难免会有缝隙,这种缝隙便可称为“朕”。
这个“朕”字有这么多的用法,为什么李斯等人就偏偏看上它了呢?这也看不出来“朕”字有什么特殊之处啊?
“朕”字的来历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个国家的王是怎么自称的?他们难道也和百姓们一样?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们的地位不像秦始皇这么高,但是他们也是要与平民做出区别的。而且他们的自称我们也很熟悉,就比如寡人、孤之类的。
那时候的国君如果想要继承王位,那么有一件事必须做到,那就是父亲去世。
按照礼法,家里的老父亲还在世的话,无论有多么老迈,都应该继续担任国君,一直到老国君死去,新的国君才能上位,这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
这种礼制一直到唐朝还存在着,当初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政变,除掉了试图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韦皇后,占领了长安的皇宫。
虽然李隆基在这次政变中的功劳最大,但是他依然不能直接在皇宫里称帝,因为他还有一个老爹。
李隆基的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李旦之前被武则天欺负,废掉了皇位。如今李隆基掌权,他并不能当皇上,应该请他的父亲来当皇帝。
之前的国君们更是如此,只有父亲去世之后,才能让儿子继位。因此当上国君的人,一定是没有父亲的“寡人”。皇帝的自称“寡人”也就由此而来。
还有这个“孤”也是同样的道理,“孤”也就是孤儿,与失去父亲的“寡人”差不多。
但是这个“寡人”和“孤”明显有一种自谦的意思在里面,是一种谦逊的说法。
秦始皇并不想自谦,他自认为功过三皇,绩过五帝,哪里还需要跟人自谦?
而且秦始皇在即位之后最先处理的人,就是他的“父亲”。
除了秦始皇真正的父亲嬴异人之外,他还有两个父亲。一个是“仲父”吕不韦,一个是“假父”嫪毐。
这俩人都是秦始皇的丑闻,而且一个被秦始皇逼得服毒自尽,一个被秦始皇下令五马分尸,都没有好下场。
如果再让秦始皇以“寡人”和“孤”自称,实在是让秦始皇全身不舒服,因此就算李斯不给秦始皇找到这个“朕”字,秦始皇自己也得更换一个。
而“朕”这个字看起来没什么特殊,那如果是甲骨文里的“朕”,那就不一般了。
在甲骨文里的“朕”字,将“月”部换为了“舟”部,将“关”换为了“灷”。“舟”字指代的就是皇帝。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就是在形容君民之间的关系。但是将君王比作船,臣民比作水,可并不是李世民提出来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中就已经有过这种比喻,李世民只是借鉴了一下。“灷”字很明显跟火有关,长得像“火”下边还带了几根“树杈”,所以“灷”的意思就是火种。
在古人的认知里,一定是最重要,最有能力的人才能拥有火种,而现在的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人。
如今的秦始皇既能成为帮助人民度过灾难的“舟”,也是能给百姓们带来希望,带来温暖的“灷”,因此李斯才将这个“朕”字,选为了秦始皇的御用称号。
“朕”字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了封建时代的结束。
随着时间的流逝,“朕”字已经看不出它原来的意思,但是“朕”已经成了一个代表着皇权的符号。
而“朕”字的沿用,也是秦始皇千秋功业的一个方面,也是秦始皇万世功绩的一个缩影,秦始皇的很多政策,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使用,而且还将一直使用下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