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耳东陈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kk一家之见,“以妄为常”常态下的合理罢了。

全剧囊括15个重案积案;在38集体量,“张克寒案”的侦破占10集的情况下,仍能不失精彩地讲完其余14个案子;涉及秦川原型,“刑侦八虎”中的崔道植、乌国庆;时间跨度35年,涵盖一线刑侦生态发展。

这样的烈度、真实度和情节密度和叙事强度,如果“只值”7.8分的话,压力给到后面的悬疑涉案剧,请都按照这个标准卷起来。

一、远去的纪实刑侦

《我是刑警》全剧播出过半,跟kk回顾一下观众入坑的心理变化:

15个真实案件改编+刑侦八虎人物原型是最吸睛的,基本上属于慕名而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重案六组》”掀起纪实刑侦的文艺复兴。

关于“大男主剧”,这一点有意思:互联网语境中看到的是“大案要案都被愣头青傻小子秦川赶上”,开不开金手指的,反正破案升职一路升级打怪,走爽文路线;而“沉默的大多数”望向的是人物原型,履历表自行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纪实刑侦”,这个概念对于当下年轻的网生观众来说,实在是个年代有些久远的“老古董”了,但这怨不得观众:我们如今能看到的悬疑涉案剧,基本被归到推理阵营,“本格”和“社会派”斗艳,前者追求烧脑,后者要求深刻,虽说是现实主义,但远没到“纪实”的程度;加上舆论环境、制播环境的变化,有原型的涉案剧往往对“原型”讳莫如深,经过艺术加工形变,基本面目全非,本质上仍靠悬念和反转吸睛。

而真正的纪实刑侦剧是反类型叙事的。它不同于虚构类涉案剧的悬念迭起强情节,而呈现高度纪实性,繁杂琐碎的弱情节。虽然无法满足观众好奇甚至窥伺的审美期待,但是纪实刑侦剧中讲述的大案要案已经在电视新闻、纪录片中有了呈现,观众预先知道大致的轮廓,与其说是看剧,不如说是对新闻纪实的补充。

纪实刑侦剧的受众群体是非常可观的。kk在文献中找到一组纪实刑侦剧在地面频道的收视数据,虽然传播语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到现在也仍是不容置喙的“全民爆款”,当然也是一代人的难忘记忆。

二、《我是刑警》:翻山的人来了

当纪实刑侦远去,《我是刑警》的含金量价值就更为凸显:它复兴了一种文艺样态,让明珠不再蒙尘——它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品。

《我是刑警》开篇第一案以鹤岗1·28持枪抢劫案为原型,“一集下线11个人”的烈度震惊观众。此案结束后,节奏慢、说教意味强等舆情开始出现,包括全剧体量最大的“张克寒案”,也一度出现“10集抓不住一个人”的评价。

如前所述,纪实刑侦剧的特质如此:强调纪实性,要求复原案件全过程,包括细节、人名都强调还原,甚至在古早的纪实刑侦剧中,警察就是参与侦破的一线公安干警,比如《九一八大案纪实》。

所以,《我是刑警》在时代氛围、场景服饰、造型道具等层面的高度还原,甚至是被观众扒出的张克寒被击毙现场,“走错路了”的遗言、身中两枪的弹孔位置原原本本还原了“周克华案”细节,都是该剧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因为本来就是纪实刑侦剧应该做到的。

那么为什么kk还认为《我是刑警》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恰在被埋怨说教、节奏慢的“文戏”里——它对大案要案的还原不止画皮,还铸魂。

它的真实,在于一线生态的真实和细节的精准。

《我是刑警》里除了案件现场走访,最多的就是开会戏。因为全剧围绕的主要是大案要案,所以动辄拜仁的专案组挤在会议室里的场景最多。开篇西山矿案案发后,秦川还是基层干警,要听专案组的会还得申请,并保证“不乱发言”,当然没做到,能说不能说的都说了。

会议室是专案组办案的生态缩影,也是时代发展和小范围地域变化的标识。当剧中时间轴拨到新世纪后,会议室的环境也显然变得现代化和科技感起来。但属于体制内的庄重肃穆、层级分明依旧延续。

说真的,相比于搭棚盖房,找老物件还原时代氛围,kk更敬佩能拍“大群戏”的创作团队。物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场面的调度从拍摄执行难度来说就不是一个量级,付出的劳务成本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现在很多悬疑刑侦剧为了省事或突出主人公的全知全能,整个案子破下来也没见几个人。往小说是细节失真,往大说是叙事偏移——这不是中国语境下的叙事常态,人民警察是集体名词,跟孤胆英雄拯救世界的叙事不一样。

《我是刑警》的“尺度”更不在案件的恶劣程度上,全剧通篇没有过度渲染血腥暴力,眼球刺激的低级趣味不是这部剧的追求。

《我是刑警》的敢,一样在于生态的真实和细节的精准。

郭凤英案中,公检法联合办案时氛围微妙,互相推诿、踢皮球,“不干我事”已经写脸上,还原的不只是一线刑侦生态,还有官场生态。张克寒案更是如此,在生物技术和监控系统不甚发达的上世纪,要捞到一个具有反侦察能力的犯罪嫌疑人简直如大海捞针。松树坪派出所摸排出现疏漏,导致张克寒本人相关的生物信息迟迟未能被记录在案,为比对造成了极大困难,并案侦查的推进同样是阻碍重重——抓人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内忧外患。

顺着“秦川升职记”望去,从侦审合一、到DNA生物技术到广泛应用、视频侦查,犯罪心理学的应用和测谎仪投入一线,基本上能看全这三十多年里一线刑侦生态的变化。

三、纪实刑侦会变成“孤品”吗?

很有可能,《我是刑警》将成为新世纪纪实刑侦剧的“孤品”。

它前有古人,不多,35部剧。kk梳理了从87年至今的纪实刑侦剧谱系,能够严格属于纪实刑侦剧序列的满打满算也就这么多(如有疏漏,还请指正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大概率后无来者,不是因为耗资大,周期长,而是因为创作难,太难了。

真实而严谨,高度复现的情节,整个主创团队吃下多少卷宗,走过多少土地,反哺出的精华:

该剧历经6年制作磨砺,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真实事件,剧组跨越重庆、山西、黑龙江等5地1万多公里,深入全国15个省区县的基层刑警队进行创作采风、故事搜集和体验生活,整理各类访谈达200万字。拍摄时,全剧873个场景几乎无重复,尽数呈现35年基层奋斗历程。

好像kk是第一次觉得,这样的数据陈列并非为口碑而订制的“噱头”,而是将创作中的难轻飘带过,只写作零星片语。

我们且不论未来是否还有这样的创作环境能够让这样的作品有生长的机会,即便有,谁去做呢?谁允许这么做呢?反常规、反数据、反审美,违背产品生产逻辑的事,会有平台坚持吗?

在这方面,爱奇艺也是了不起的。挑高内容创作的天花板,原来真的可以不只是pr传播的话术,更不意味着挑战良知和底线,而是真的有意志力沉住一口气,扎扎实实让内容长出来。《沉默的真相》是这样,《隐秘的角落》是这样,《警察荣誉》是这样,《我是刑警》更是这样。

即便如此,可以肯定的是,纪实刑侦剧的生长空间仍被桎梏和压缩。

以新世纪后10年为界,再不情愿也要承认:纪实刑侦剧发生了断代。或许因为尺度难把握,或许因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未成年受众群体”,这类剧基本上绝迹荧屏。

但是,人民群众需要纪实刑侦剧。

过去需要,现在需要,以后也需要;

成年人需要,未成年人更需要。

kk其实一度不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到底脆弱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如此不堪一击。

如果80/90后没有失忆,应该都记得:在网络不甚发达的小学阶段,在需要放电影的人扛着幕布胶片进校园的岁月里,我们是在学校集中看过血淋淋的禁毒片、神戳戳的反邪教宣传片的。

纪实伦理或叙事伦理不是不敢表达、不愿呈现的遮羞布。某种程度上,这类作品正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教化和震慑作用:让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亲眼看见“后果”,才能心生敬畏;而让心怀恶念的人看到吃枪子的人的样子,才能心有忌惮,明确犯罪的成本。

看吧,纪实刑侦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以“人性”之名,给混蛋找借口。

希望《我是刑警》之后还能看见纪实刑侦剧,五年十年不长,可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