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有劲儿往一处使,才能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致园区家长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请让孩子停止作业,及时就寝,保证充足睡眠,此举引发网友热议。

“作业熔断”的初衷,是给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然后更好地成长。这封给家长的信,其实是在传递“成绩不是一切”的理念,不仅是写给家长看,也写给老师和学校看。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提出“熔断”。今年4月份,广西南宁的一所小学新规定晚上9点半作为“作业熔断”的时间界限,9点半一到,孩子没完成的作业不用做,次日也不用补做,老师不会责备;之后,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多地也都在尝试推出类似机制。虽然各地具体实施细则有所不同,但总能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早在2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小学生就寝时间应不晚于21:20,睡眠时长应达10小时;初中生不晚于22:00,时长9小时;高中生不晚于23:00,时长8小时。如今,国家“睡眠令”出台已三年,“作业熔断”仍屡上热搜,为何如此受关注?

那是因为,设定“熔断时间”容易执行却难。时间一到,真的就能关灯睡觉吗?如何不流于形式主义,让这个“拉闸时间”真的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还需各方的智慧设计,更需要家校理念的转变。

“拉闸”的主体在家长,但关键在于布置作业在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在老师。以初中生为例,随着初一、初二学科的陡然增加和初三的中考备考,22:00之后才能完成作业的孩子,不在少数。这就非常考验老师的智慧:如何在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课堂效率上下功夫,提高教学质量,又如何在课后布置高效的精品作业,提高作业的性价比。当然,还需要各科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形成“统一战线”严控作业总量,减少“我教的科目最重要”这样的执念,把握作业难度,提高作业精度,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促进作业多样化和分层化,避免1+1>2、叠加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更需要家长的“放得下”。记者在采访中多次遇到焦虑的家长:“我们对面楼同学家要到23点熄灯,我们21点就上床,就感觉睡不踏实。”“学校作业做完了,那我们‘妈妈牌作业’啥时候安排?不就等睡觉前这一小时?”“我们放学了还有课外辅导班,学校作业开始做已经20点了。”……如果学校做减法,家长坚持做加法,那减轻学生负担的愿望,也可能只是一头热而已。实践证明,“作业熔断机制”的落实,取决于学校和家长协同努力,缺少任何一方的理解和配合都难以落实。

对于作业熔断机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让学生告别深夜作业,其实更要关注孩子为什么夜深还在做作业。值得探讨的还有促成规定实施背后的现实问题,例如学校有没有给学生布置超量功课、越级难题,家长有没有给孩子增加课外作业,以及学生自己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事实上,“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地减轻,只要学校严控作业量,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家长不焦虑布置更多额外的作业,很多孩子还是能在规定时间内上床休息的。

“作业熔断机制”作为一种新尝试,其积极作用和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如何让“熔断机制”变纸面通知为美好现实,还需要家校携手,更需要对学生、对老师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只有劲儿往一处使,才能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