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种地都是辛苦活儿。但在肥城,新农人们在日常“锄禾”时,传统的锄头、镰刀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新农机、新模式。

手机成为新农具

大雪时节,站在自己合作社的麦田里,看着长势良好的麦苗,肥城市安驾庄地龙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汪龙很是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龙正在麦地里查看苗情。

汪龙是一位“90后”新农人,对如何种地,他有着和父辈不一样的方式。

手机不仅能打电话,还是我种地的新农具。”说着汪龙就打开手机上的“小眯眼”APP,只见他熟练地在手机上点按几下,屏幕上立刻呈现出农田的即时景象。“有了这个得力助手,我可以随时了解农田的情况,并及时作出决策。而且通过手机还可以远程控制灌溉设备和施肥设备,真是太方便了。”

汪龙觉得,借助现代工具与技术,传统农耕正快速向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变,“我们这一代种田人,一定得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才行。”

机械成为新劳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荆海军和他的植保无人机(资料片)

在肥城市新城街道丰通农机合作社的粮田里,这几天“80后”新农人荆海军正忙着操作无人机对小麦进行植保作业。

据荆海军介绍,这片麦田面积有20多亩,如果一个人手工喷洒的话需要7个多小时,但是用无人机进行植保只需要30分钟,时间缩短了十余倍,既高效又便捷。

“我第一架无人机是2012年购置的,当时是泰安市第一架单旋翼无人机,那时候价格相当于一辆中档小汽车。”荆海军回忆道。

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年,荆海军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前往深圳,买回了泰安市第一架农用无人机。2014年,他又投资380万元购买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打药机、无人机等科技设备,同时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进度。

“这两年,我们合作社围绕着粮食生产全环节,依托合作社现有的高端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实现了粮食从耕种到收运烘加储销全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机械成了新劳力。”荆海军说。

服务推出新模式

今年气温偏高,不少地方小麦出现旺长现象,但肥城荣祥农机作业合作社服务的地块,小麦长势却很正常。“这得益于我们合作社及时推出的各种应对措施。”合作社负责人冀荣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冀荣祥正在粮库里查看情况。

冀荣祥2005年退伍,回到老家后,他看到当地群众种地模式依然落后。和家人商量后,他又去当地的农机部门咨询,了解到有农机补贴政策,最终他决定买农机开始创业。购置农机的第一年,他就利用3台机械为村民抢收了5000亩小麦,在雨季来临前让小麦颗粒归仓。

“随着用户人数越来越多,我服务的面积越来越大,在2015年1月,我又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冀荣祥说,“我也是边干边学习,边学习边提高。”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服务内容已从最初的单纯农机服务,拓展到现在的种子采购、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目前还涉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每个环节我们都能为社员和群众提供专业的力量,可以说种地我们是专业的。”冀荣祥说。

在合作社带动下,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000余亩,托管周边11个村庄的耕地共计4000余亩。据最新统计,2023年合作社收入达320万元,今年预计突破500万元。

通过一部手机,足不出户便能对万亩良田进行管控;粮食生产全环节实现机械化;通过新模式服务带动农民增收……锄头镰刀再“酷炫”,一天也只能种几亩地,而按按手机键,指挥机械下地,作业效率能抵几十甚至几百人。今天的肥城,还有不少像汪龙、荆海军和冀荣祥一样的新农人,面对新农情、新形势、新产业,他们紧抓机遇,向“新”而行,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纪宗玉 袁广 肖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