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代医学中,肿瘤治疗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医疗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全面管理的综合性任务。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到多个阶段,包括早筛、初步评估、治疗实施、术后护理及长期跟踪。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确的策略和细致的关注,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月10日,福建卫生报《医生我想问》直播间邀请到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方卫民,从日常与医生沟通交流的方方面面出发,讲解如何做到医患配合,全程管理。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内容

截至目前,多平台总在线观看与回看超19万人次。

了解常识而不是知识

别自己给疾病“加码”

如今,随着获取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了解医学知识。

但方卫民表示,作为普通患者,需要了解医学常识而不是知识。

什么是常识?比如肿瘤的诊断要靠病理,病理才是金标准,医生不可能光看CT片子就能知道良恶性,只能给个可能性;比如随着化疗药物的迭代,副作用已经大大减少;再比如评估肿瘤并不是只看一个病理,要综合其他CT、磁共振等全身检查,术后第一次复查最重要,不要忽视复查随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卫民认为,普通人不用过度了解太多的医学知识。他曾遇到许多患者,对着检查报告一个个抠字眼在网上查询,比如什么是毛刺,什么是空泡,其中不少患者还因此背负了很沉重的心理压力。

专业报告是给专业医生看的,普通人更多的应该是发现问题,重视问题,并寻求专业的解答和咨询,而不是自己给自己的疾病“加码”,自己吓自己。

患癌后焦虑抑郁多

心理纾解很重要

肿瘤患者从得知癌症到接受,往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起伏过程。

►否认期‌:刚确诊时,患者最初的反应是难以接受,常常怀疑诊断结果,甚至多次检查以确认。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患者暂时缓解恐慌和不安,但也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 愤怒期‌:随着病情的明朗,患者可能会感到愤怒、不公和嫉妒,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得病。这种情绪可能表现为对家人、朋友或医护人员的抱怨和指责,甚至产生敌对情绪。这是面对无法改变现实时的一种自然反应,但过度愤怒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

► 协议期‌:在这一阶段,患者内心希望出现奇迹,积极寻求各种治疗方法,包括传统医学和替代疗法,希望肿瘤能够神奇地消失。

► 抑郁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病情的变化,患者可能会进入抑郁期。在这一阶段,患者可能会因为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或生活质量的下降而感到沮丧、无助和绝望,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 接受期‌:最终,患者会逐渐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对治疗有合理的预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虽然接受期并不意味着放弃治疗,但患者会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方卫民表示,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心理周期,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患者逐步接受现实,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得不提的是,目前我国肿瘤心理这块还缺乏专业的心理医生团队,患者需要临床医生多鼓励多安慰,也需要家属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医患沟通少用语音和电话

文字效果最好

为了方便和患者的及时交流,全程管理,方卫民团队会添加住院患者的微信,为每一位出院病人准备一个文件夹,详细记录了手术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这也方便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可以与医生团队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团队也在尝试找第三方平台,开发线上档案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全程管理病人的随访。

但同时方卫民也提醒,因为医生要门诊、手术、学术、科研等,可能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回复患者,且医生每天要接触不同患者,同名同姓的也不在少数,很难记清患者的详细资料。

因此,除非情况紧急,尽量不要选择电话沟通询问,如果要询问,尽量把姓名、住院号、曾接受的治疗、现在情况、此次诉求等用文字梳理后发送给医生,方便医生及时查找到准确资料,更精准地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添加管理员微信

加入卫生报肿瘤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问医生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摄影:章立强

主持:陈香 导播:周千艺

摄像:陈昶晔 章立强 助理:陈筱蔚

编辑:林淑婷

审核:黄美辉、陈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