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硕士陈宇在公务员考试的战场上屡战屡败,心情沉重。他回忆起一年前,报考公务员的竞争还不算激烈,师兄们还能轻松上岸。然而,当他自己加入这场竞争时,报录比已经飙升至150:1,人数的激增让他倍感压力。最终,他被现实的巨浪无情地拍打到了岸边。

经历了考公的艰辛,陈宇决定暂时放弃,转而回家考编。出乎意料的是,他一次就成功上岸,获得了苏州某县城的编制岗位。但事情并没有按照他预期的那样发展。

不久之后,降薪潮来袭。当初承诺的福利待遇未能完全兑现,陈宇心中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但他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编制意味着稳定。他相信,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只要熬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抱着这样的信念,陈宇在岗位上任劳任怨,加班成了常态。

一年后,陈宇晋升为副股级,但实际上还是科级。他的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动。经过一年的历练,他逐渐意识到,事业编的晋升存在着天花板,而且向上的路很窄。

在他们单位,只有副科及以上的事业人员才能转为公务员。这也说明了,行政编的道路,更加宽敞明亮。

人往高处走,考公的执念从未消失。趁着年轻,陈宇还想再拼一把。他参加了2022年年末的省考,但结果依然没有悬念,他再次失败了。然而,这并没有浇灭他的热情。在他看来,考公路虽然漫长而艰难,但终究会到达终点。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对陈宇来说,却是正确的路。

像陈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如果说口红效应是西方的经济晴雨表,那么体制效应可以说是中国的经济晴雨表。在充满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的环境中,安稳的地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人向往的温柔乡。

然而,无论是在哪个体系工作,都会有各自的苦恼。所谓的上岸,也许只是从一片海游向了另一片海。从始至终,变化的其实是自己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