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些网红包装,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开拓一条全新赛道。
近日,中国的社交媒体有大批“联合国网红”横空出世,标题千篇一律的“联合国工作的第一天”,这种从头到尾都透露着精致中产风的内容产出,快速收割了大量辛勤白领或者普通中产。
然而,联合国真的有这么多中国人有这么多机会有这么多岗位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作为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经费来源于会员国缴纳的巨额会费,用以维护联合国运行的资金、承担联合国办公所需。除此之外,还会用来维持和平秩序、进行人道救援等等。
但实际情况是,每一年,联合国都在呼吁捐款,尤其是向中国。原因在于美日等国长期拖欠会费,导致联合国“缺钱”。
为了弥补资金缺口,联合国向公众开放参观服务——成人票价26美元,甚至可以花费数百至数千美元预订会议室。这给了所谓“联合国网红”可乘之机,他们以精心设计的剧本和摆拍演出,营造出“联合国员工”的假象,从而吸引粉丝、获取流量。
这,就是“联合国网红”的真相。
据灰豚数据统计显示,首位“联合国网红”发布演讲视频后涨粉30万,这一惊人涨幅引发模仿热潮。如今,联合国官网参观预约已排至明年2月。然而,流量带来的反噬也迅速到来。随着媒体的深挖和网友的质疑,这些网红的视频评论区充斥着“作秀”“虚伪”等批评声音。
从“病媛”到“拼单名媛”,再到“联合国网红”,流量经济背后的病态追逐不断重演。
网红的目的从始至终就是商业化,他们成群地涌入一个赛道,将这一条路打得七零八落后又迅速离去,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这种逐利行为不仅破坏了特定领域的生态,也让原本拥有高价值的履历和机会蒙上阴影。
联合国作为国际最大的政府间组织,也会开放实习生岗位。有过申请经历的朋友应该知道其中的难度与磨练。这样原本和平竞争的优质岗位在经过网红的席卷之后,在大众眼中还能保有曾经的真实性与含金量吗?
尽管真正参与联合国工作的经历依然具体而实在,但这些包装和造假的行为已经削弱了它在公众心中的可信度。
对于那些真正付出努力、获得联合国工作机会的人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而对于怀抱梦想的申请者,更应远离这些虚假的“捷径”,还是踏实努力为先。
网红的商业化包装源于逐利本能,也让普罗大众频频见识了沸腾时代中的迷茫。
什么火,做什么人设;还没火,那就开辟新的另类人设。那些现象级网红们似乎没有清晰的自我,但却有着清晰的金钱目标。这种感觉,何尝不像美国的70年代或是日本的80年代。浮躁的气息沾染着每一个吃到时代红利、想吃到时代红利的人。成为了KOL的他们看似成为了时代的掌舵者,成为了话语者,因此迫切地需要和“普通人”隔离,更迫切地需要释出自己“生而不同”的讯号。于是,今年以来,出现了“空空日记”、出现了“羊毛月”,也出现了联合国网红。
联合国网红从包装精英形象开始,因稀缺性博得关注,却最终被同质化淹没。他们本意或许是展现与众不同,但实质上只是将一场精致逐利的狂欢推向了高潮。
本质上,这都是他们包装的撕扯。
不管是空空还是羊毛月,都能从他们塌房的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他们能将平凡归于“不努力”,将自己吃到的福利包装成自己够“努力”,却忽略了时代的红利本身就是由无数的你我铸造
现如今,传播学对于“流量还是内容”的争论从没停止,但流量为王逐渐占据上风的现象是肉眼可见。对于网红而言,追逐流量与自我包装并不冲突,越包装自己,越能迎合人们心中那个“最理想的自己”,越能带来大量关注。流量带来的收益太大了,诱惑太大了,其中的分配太不平衡了。五年前没人能想到,五年后流量就成了当下时代最稀缺的数字资源。
流量狂欢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背后体现的消解叙事。
仔细观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联合国网红的视频内容多是对于当下社会议题的演说,包括但不限于“青少年成长”“气候变化”以及“女性权益问题”。
一开始,可能多数人会把其视作对于社会议题的关注,似乎为社会议题讨论带来更大的探讨和曝光。但实际上,当大量同质的商业视频涌现后,人们对于这一议题的关注将会与网红内容进行等价的娱乐化消解。使得原本十分严肃重要的社会议题被忽略,失去了真切的讨论价值,弱化了真正值得被看到的问题,更让深层次的讨论被缄默。
如果日后,当人们提起战争、女性问题或气候变化时,与提及网红八卦毫无二致,那才是大众对严肃议题关注度的集体滑坡,是真正的社会悲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