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村子里正赶上秋收季,家家户户忙得脚不沾地。可我家,却一点人声都没有。院子里堆满了稻草,旁边的磨盘上落满了灰尘。所有的忙碌都停在了父母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之后。

“你们谁来管这孩子?”我窝在堂屋角落里,听见外头传来一阵低低的嗡嗡声。

那是爷爷奶奶把一大家子亲戚叫来商量我的事。我的脸被埋在破旧的棉袄里,可耳朵却听得一清二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家条件也不好啊,几个孩子还在上学呢。”大伯第一个开口,语气里是一种推脱的无奈。

“我们家也不成,刚刚才盖了新房,欠了一屁股债。”小叔叔抽着旱烟,皱着眉说。

我突然抬起头,想看看是谁在说话,却发现每个人都低着头,像是在躲避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没人管吧?”奶奶的声音颤抖着,带着点哭腔。

可这句话说出口后,屋子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那些人,明明是我最亲的亲人,却对我的存在视若无物。

十分钟过去,二十分钟过去,没人表态。我的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疼得发麻,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却意想不到的声音响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来养吧。”

我猛地抬头,看到姑父站在门口。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手里还提着一袋从镇上买回来的东西。和其他人相比,他的表情淡定得有些出奇。

“你说啥?”姑姑瞪大了眼,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说,我来养。”姑父又重复了一遍,语气不急不缓,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我。没人想到,这个平日里话不多、总是默默干活的姑父,会主动站出来。

“你疯了吧?咱家本来就穷,怎么还能再多养一个孩子?”姑姑的声音尖锐起来,像是要刺破屋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穷,也是孩子。”姑父看了她一眼,又看向奶奶,“爸妈,我带走,孩子我养。”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了,心里却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我不知道,是因为感激,还是因为心酸。

姑姑还在抱怨:“你这是自找麻烦!他又不是你亲侄子,你干什么——”

姑父却没再理她,只是走到我面前,蹲下来,伸出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说:“小宝,跟我回家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天起,我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姑父家在村子边上,只有两间低矮的土坯房,外头用竹篱笆围着。

一进门,我就看见院子里晾着几件破旧的衣服,灶台旁的木桶里装着半桶凉水,桌上放着几个还没洗的碗。

虽然简陋,但这里有一种家的感觉——至少,比那个冷冰冰的堂屋强多了。

姑父把我的行李放下,对姑姑说道:“从今天起,他就是咱家的人了。你别总念叨,孩子能吃多少?咱俩省点就够了。”

姑姑撇撇嘴,没再说话。她的态度很冷淡,但姑父的目光却像一盏灯,给了我一点温暖。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姑父是个木匠,经常到镇上接活,赚的钱不多,却从不舍得亏待我。

每次从镇上回来,他总会给我带点好吃的——一颗糖、一块点心,或者一碗热腾腾的豆花。

“姑父,您不用给我买这些,我不饿。”有一次,我忍不住小声说。

他却笑了笑,抬手揉了揉我的头:“小孩子要吃点好的,长身体呢。”

就是这样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却让我红了眼眶。

读小学的时候,我常常因为穿得破旧被同学嘲笑。有一天,班里一个男生故意在我背后扯了一下我的衣服,破洞被撕得更大了,大家哄堂大笑。

我低着头,不敢看他们。回到家,姑父看见我衣服上的大洞,什么都没说,只是拿起针线,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

“姑父,我不要穿了,太丢人了。”我站在一旁,声音哽咽。

“丢什么人?衣服破了能补,人心破了才麻烦。”他头也不抬地说。

那天晚上,他悄悄把自己唯一的一件新衣服改小了些,第二天递给我:“拿去,穿上。”

我穿上那件衣服,虽然心里知道它原本属于谁,但却觉得特别温暖。

转眼间,我上初中了。为了让我专心读书,姑父接的活越来越多,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有一次,他为了赶工,手被锯片划了一道大口子,鲜血直流,却只是随便包扎了一下,继续干活。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姑父,您别做了!咱不缺这点钱!”

“怎么不缺?”他抬起头,笑着说,“再过两年你上高中、上大学,那可都得花钱呐。”

我咬着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让它掉下来。

那一刻,我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让姑父再受这样的苦。

后来,我真的考上了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跑回家,远远地就喊:“姑父,我考上了!我考上大学了!”

他正在院子里修一把椅子,听到我的声音,手一抖,锤子差点掉在地上。他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好,好!”他连说了两个“好”字,眼角却湿了。

可那年学费却成了我们最大的难题。姑父愁得整晚睡不着,最后咬咬牙,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牛卖了。

我拒绝了:“姑父,我不上了,我可以去学手艺。”

他却狠狠瞪了我一眼:“胡说!再难,也不能让你辍学。你是咱家唯一能出头的希望!”

就这样,我带着姑父的期望,离开了家。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城里工作。刚开始的几年,工资不高,但我每个月都会寄钱回去,让他们生活得轻松些。

有一次,姑父打电话来,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安:“小宝,咱家不缺钱花,你别老寄了。”

我愣了一下,鼻子一酸:“姑父,这都是我该做的。”

“你该过自己的日子,别总想着我们。”他说得平静,却让我听出了深深的爱与牵挂。

几年后,我事业有了起色,攒下了些积蓄,第一件事就是回村里,把那两间破旧的土坯房推倒,盖起了一栋小楼。

“姑父,这房子是给你们住的。”我站在楼前,笑着说。

他却摆摆手:“我们住不惯,你留着吧。”

可我知道,他心里是高兴的。因为那天晚上,我看见他一个人在新房里转了好几圈,脸上带着满足的笑。

如今,我也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次回村,我都会带着妻子孩子去看姑父。

“这是给爷爷买的米和油。”我儿子软糯的声音响起时,姑父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他老了,头发花白,背也佝偻了。但他的眼神,依旧如当年般温暖。

我知道,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这辈子,我都会记得他的那句话——

“再穷,也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