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看到央视网一则新闻,说的是今年以来,多所高校陆续宣布拟撤销本科专业布点。

比如小语种、建筑、公共管理等这样一些曾经十分热门的学科,如今却要面临着成为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据说这个专业调整的力度空前。

力度有多大呢?

今年共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

咋一看数字好像是什么雷霆行动,好像大学专业要迎来“大洗牌了”,

但是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一所大选取消一个专业,就是一个撤点。

那么本科大学就一千多所,相当于平均一个学校就调整一两个,这事好像也没啥好吹的,顶多也就是今年调整的指标比往年多了一些而已。

不过让我比较唏嘘的是,是我这则报道里面看到了大学母校的名字。

更莫名其妙地,内心还升腾起一种,与有荣焉的光荣感。

该说不说,我上大学那会正是土木行业还算红火的时候(但实际已经初见颓势了,但是家里人说好,好就业),我读的那个本科专业也是我们学校最好的王牌专业。

据我本地的同学说,能进这个专业的,其实都够得上本地收分去读重大的一般专业了(我是外省考过去的,相对来说录取分数还比较低,这个专业在我们省还是四年招一次的专业,所以在我刚被录取的时候,我还觉得是自己捡漏了)。

所以这也是我离985最近的一次吧。

那时候大猛子还没火,土木圣经也没开始流行,我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憧憬着“三总五项”美梦。

直到去工地打了一个月的灰之后,

在一个极其闷热的夏天晚上,

我把项目部发的衣服和安全帽整齐地叠放在床上,

连夜买火车票提桶跑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我在工地这一个月流的汗,都没有把我之前脑子里进的水流完。

所以,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国家引导高校根据市场需求,有前瞻性地调整专业布局,这个事情肯定是好事。

但是我还是想说,只是调整专业是不够的。

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对于新增设的专业,新学校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教授新专业需要的新课程。

开了这些专业,如何把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让学生学到工作上有用的技能。

新增专业不是一句空话,得吸引报考学生,得有老师进行教学,这才能把新增的专业开起来。

学生问题倒是不值得我们担心,因为每年高考人数那么多,未来十几年肯定不缺大学生,怎么教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你就说你们学校,多少专业,多少老师,还在念多少年之前的ppt吧?

反正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大一专门有一门课教大家手绘画图,但是等到了大四做毕业设计时,却不教CAD画图。

市场需求都迭了好几代了,学校还跟“两耳不闻窗外事”似的,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但凡能对社会有点用,那都是学生自己本身就有点追求。

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b站大学。

过去讲青年的“结构性失业”,一般指的是大学扩招下设置大量低效专业,导致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其实还有可能不是专业本身跟不上时代,还是教课的教师教授们思维太老旧了,导致教的知识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

如果这个问题讲不清楚,那其实有些专业调整就是换个名字罢了。

比如我之前专业现在在很多高校都有了一个高大上的新名字叫——“智慧建造专业。”

取个新名字,很简单啊。

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这些名词多上网,我也能张口就来。

但是问题是人还是那批人,怎么着,换个门面,这些人突然就会战略新专业,点了新技能了?

怎么可能。

你学的还是土木,打灰掐方这些都还得去工地才能学到。

还有就是有的专业市场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但开设门槛又很低,这种专业就是纯粹的坑学生的。

我之前就很纳闷,我一个工科学校,咋还有那么多新闻外语国际贸易的专业的。

年轻的我一度以为这是学校为了平衡学校里面差距过大的男女比例特意设置的。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高校都能有这个师资、条件、水平去开设这些专业的。

很多专业在很多学校就是一个创收项目,这类专业就应该逐步被国家早点取缔。

但不管怎么调整专业,怎么契合市场,都不可能会有所谓的一劳永逸,吃一辈子的好专业。

根本来讲,学习的欲望和能力,是一个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时代可以变化,趋势可以转化,热点可以更替,只要学习的能力和欲望在,大多数技术壁垒不太高的领域,都可以通过学习进入。

但是,正如《百家讲坛》王立群讲的那样:

人生最大的两个悲哀,一是结婚之后不再恋爱,二是毕业之后不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