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中国军队有大约200万正规军,而日本陆军则有17个常备师团及其他独立部队,常备兵员为38万人。战争开始后,两国军队都征召预备兵扩大军队规模,仅在淞沪战场上双方投入的兵力合计就达到了100万人左右。

在全面抗战初期,主要是日军进攻,中国军队防守。此后到抗战胜利前的正面战场上,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因此阵地战是非常常见的,而且这个阵地战对我方来说主要是指阵地防御战,我们这篇文章也主要谈这个。

以1937年的情况来说,华北方向津浦、平汉、平绥沿线的战斗都是阵地防御战,日军从晋北攻入山西后的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也是如此。而在华东方向,除在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主动进攻几次后,之后的战事也是阵地防御。

在这些阵地防御战中,有的守军一触即溃,如在第一战区的部队表现就不佳;还有的守军则坚守了较长时间,如在淞沪战场和南口、忻口等战场即是如此,但最终也没能挡住日军的入侵。

淞沪和南口、忻口等役的阵地防御战是非常惨烈的,在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集中了三分之一的兵力,经常是整师整师的部队在短时间内就被打残;南口和忻口战役的规模小于淞沪,但具体到战役级投入的兵力也不算少,结果是每天都有整团整团的损失。

如果仔细去研究这些战事的话会发现,这个损失程度是非常惊人的。有的齐装满员的部队刚刚开入战场,三两天就垮下来了。

很多人觉得日军本来就强,以当时中国军队的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来说,打不过实属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不大为人所注意的是,1937年时国军各派系的兵员并非以壮丁兵为主,大都是多年国内战争留存下的精锐士兵,较差的也是征召的素质相对好的兵员。这跟抗战中后期,国军以壮丁兵为主的兵员构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在武器装备方面,当时大部分国军的轻武器不算太差,而且无论中央军还是各地方军也都有一定储备,很多时候比抗战中期甚至是后期时还要好些。

在抗日的士气和决心方面,也比抗战中后期要好不少,这也是全面抗战初期很多军队牺牲殆尽但依然死战到最后的关键。

可既然是这种情况,在很短时间内整师、整团就被轻易打垮了,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主要吃亏在日军的炮火优势及当时中国军队极度缺乏对日军的作战经验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现在谈日军,很多人只是觉得它们的步兵强,却忽视了其炮兵的情况。实际上在1937年的抗日战场上,国军对日军步兵并不太忌惮,甚至还不大瞧得上。这是因为日军步兵当时大都没有实战经验,在战斗中往往也组织得不大好,甚至说单纯的步兵对战,还未必能打赢。

比如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在忻口战役后的总结中即称:

敌之主攻火器为炮、空、战车,其步兵攻击精神与牺牲精神均较我为劣,我应于序战开始力求与敌接近,发挥步兵威力制压之。

日军精锐的第5师团在南口战役中也承认:

(守军)训练相当彻底,自动火器阵地变换频繁,受其中距离以上狙击时机甚多。轻重机枪均相当优良,尤其轻机枪性能良好,未曾目击发生过障碍。

但是日军当时常备部队少,炮兵的火力配置却很齐全。

以忻口战役为例,日军初期集结了16个步兵大队参战,联队级(不含)以上的火炮便有75毫米山炮21门、75毫米野炮44门、105毫米榴弹炮20门、150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10门,还有大量坦克和战机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单单以这个炮兵规模的绝对数来看,并不是真的就那么不可抵御,但关键是我们当时与之对战的大部分军队没有跟这种对手打过的经验。

当时我国军队大部分都有充足的实战经验,可是多限于步兵战斗,极少有与重火力的对手交战的经验。

因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战事很急,很多军队远道而来,对日军的特点又极不熟悉。所以在阵地部署时,大多都是以之前国内战争的经验,将重兵集结在第一线,以浅显的工事来御敌,而这种配置恰恰就会成为日军炮兵的绝佳打击目标。

因此所谓的部队上去后三两天、甚至一天内就垮了,不是说这些军队真的就一点不能打,被日军步兵冲一两次就顶不住了。而是在极度缺乏对日军作战经验的背景下,基本是以密集集结的状态就被炸垮了,实际连自己相对善长的步兵对战的机会都没有就得后撤整补了。

这种情况无论是在淞沪战场上还是山西战场上都普遍存在。

那么以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水平,能不能在这种阵地战中也有较好表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是:能。

在忻口战场上有一个422团,这个团在核心阵地上一直守了17天,除本团阵地未失外,还数次帮助友军稳定阵地,并发动反击。而在17天的战斗中,该团伤亡仅421人,平均每天的战损不到一个排,毙伤的日军则有1100余人。

这个422团是怎么打的呢?

上阵之前就缜密侦察,部队拉上去猛挖工事,有一线阵地观测哨、坑道、掩蔽部和纵深阵地。

日军炮火准备时,一线只留观察人员,炮停后步兵出来准备抗击。而且第一线只摆一个营,其他两个营为预备队,然后三个营轮换到一线,既保持一线战力,同时留有足够反击兵力。

另外422团的具体打法是近战,将日军步兵放到三四十米时再开火,以轻机枪、冲锋枪和手榴弹大量歼敌。日军步兵冲锋一般以四五十人为一波,往往在近战中就被歼灭大半,如此只能在422团的阵地处处碰壁。

而一旦日军进攻停止,422团即抓紧修理工事,整补弹药,如此往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422团的阵地防守战打法这么成熟呢?因为这是傅作义第35军的6个主力团之一,傅部早在1927年守涿州之战中就有抗击重火力配属敌军的经验。

在1932年傅作义部又与日军交手,1936年又在绥远击败了日伪军,因此该部的相关经验比较充分。

《孙子兵法》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八个字放之四海而皆准。

日军当时对我威胁最大的就是炮兵,那么就要利用一切办法抵消日军炮兵的杀伤,一方面是以工事防炮,另一方面是设置纵深阵地,通过前沿少摆兵的方式减轻杀伤。

日军炮火准备完毕后,步兵开始进攻,这时远距离射击不仅命中率低,而且还会暴露火力点,遭到敌炮火打击;而到三五十米距离时,轻重火器打击步兵的命中率高,且敌我两军距离过近,日军炮火也不敢轻易使用,由此取得较好的歼敌效果。

除了防炮、近战歼敌外,阵地防守战不能一味死守挨打,还要不断组织力量反击。

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还要反击?是的,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反击不是说一下子通过反击把对方吃掉,这个不现实,也做不到。这种反击的关键是打乱敌人的进攻节奏,增大其组织进攻的难度,由此对防守产生帮助。

一味地死守,对方能从容组织力量进攻,那么防守方只能是死,而且也无法守了。

以422团来说,除了防守本阵外,就多次组织反击帮助友军恢复阵地,还用配属炮兵出其不意地打击日军,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当时不少中国军队在跟日军交手后,逐渐也都采取了类似的打法。

但遗憾的是很多部队都没有能撑过第一轮,之后再补充的部队新兵多、老兵少,战力下滑严重,因此就是采取类似打法的效果也都不明显了。因为日军步兵的经验是越来越多,我方新补充的兵员却逐渐以壮丁兵为主,步兵的相对优势也成了劣势,那就更不好打了。

所以为什么不少国军将领以及现在的研究者对淞沪会战的打法意见很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就是大量精锐老兵尚未适应战场就被消耗掉了,而这些部队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老兵消耗过重,以至于之后一度缺乏生力军,面对日军的攻势根本难以抵御。而在后一过程中,大量日军新部队反倒得到锻炼,其整体战斗力不断提升后,就更难打了。

在之后的8年中,国军又打了一系列的阵地防御战,因为经验的不断累积,到抗战后期一些精锐部队已经可以守得比较好了。但也正因为主要是被动防御,国军的进攻能力便是一塌糊涂。

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讲一下冀中的村落防御战,其实这也算是小型的阵地战,也是我军在抗战中难得的阵地防御经验。

我们都知道冀中是大平原,日军占领冀中后,在平原地区如何坚持抗日斗争是很大的难题。

因为这一地区交通太过方便,日军机动集结极为便利,我军的大部队是很难运动的。一旦被日军咬住,就要抗击几倍、几十倍于己的敌军,作战形势十分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冀中我军的作战经验是,一旦被日军合围的话,不在野外与敌打野战,而是迅速到就近的村庄部署,以村庄为依托打村落防御战。这种防御战一般只打一个白天,到晚上后必须突围,否则第二个白天是无法继续坚持的。

日伪军合围我军后,通常会从附近据点增调兵力和火炮,但由于火炮机动也不是那么方便,因此一般上午合围的话,下午火炮才能到。总的来说,其能发挥火炮的机会较少(这也是村落防御战不打第二天的原因之一,日军重火力运到后就不便防守了)。

这种情况下,日军想要迅速吃掉我军,就不得不主要以机枪和掷弹筒为主要火力支援对我展开进攻。而冀中的村落大都有外墙,我军便利用外墙、道沟、房屋等为掩护,进行抗击。

由于无法通过轻型火力大量杀伤我军,日军必须要以步兵为主来组织进攻。

而我军的战法是在中距离组织特等射手杀伤日军的指挥官、机枪手和掷弹筒手,其他人不开枪。待日军进攻分队到三四十米,甚至十多米距离时,机枪开火,战士们打排枪和手榴弹,这么近的距离,即便枪械性能和射手射术不好,命中率也比较高,往往能以较少的弹药消耗和伤亡,取得很好的抗击效果。

我军在战斗中还会利用地道、道沟等地形,对日军进行反击,这种反击的目的同样还是以打乱其进攻节奏为主。坚持到晚上后,部队便部署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剑》中在反“扫荡”的那一节,有一场突围战斗,基本就是反映的这种战法。

这种打法限制了日军炮火的发挥,利用近战歼敌,同时也以频繁反击来辅助防守,实则也是我们标题中所体现出的那三点。

最后多说一句,我军后来的63军就是以冀中部队为主组建的,而在后来的朝鲜战场上,美国人领教过他们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