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暨南大学生物活性分子与成药性优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们正在做实验。本报记者 李柯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正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红鸟学创空间”测试产品。学校供图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珠江入海口灯光璀璨。从广州到深圳,再延伸到香港、澳门,这里是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5年来,大湾区勇立潮头、破浪先行,承担着时代重任,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探路。

5年来,大湾区“硬联通”和“软联通”水平不断提升,共谋联动发展的创新机制不断开花结果。改革、开放、创新等“强引擎”功不可没。

5年来,粤港澳以教育资源之“融”,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之“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大湾区科创产业加速发展,一条融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走廊,正在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有力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共闯新路,粤港澳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大湾区地处珠江出海口,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咸淡水交界处”,又是发展意义上的双循环“交汇点”。这里有5.6万平方公里,坐落着11座城市,8000多万人在此生活。

5年来,大湾区移山填海、架桥铺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飞速推进。人工岛屹立海上、港珠澳大桥高耸、深中隧道内灯火通明……

除了这些越海跨山的“大工程”,《纲要》发布实施5年来,一座座“国之重器”拔地而起,一所所融合创生的高校茁壮成长,教育、科技、人才的力量将粤港澳三地有力地联结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广东教育系统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以系统集成、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强化大湾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平台建设,优化供需匹配和协同发展机制,抓紧做实人才培养,着力取得更多改革实效。”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等教育更是作为先头部队,通过学科专业结构布局调整,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推进,着力提升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能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总投资超过23亿元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松山湖地下18米深处,宛如一条“卧龙”。作为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的加速器系统可以将质子加速打到靶上,从而产生中子。散裂中子源如“超级显微镜”,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那围绕着靶站的一条条谱仪,就像一个个不同的镜头,满足多个学科、方向的科研需求。这为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科研利器”。

自2018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向全球科研人员开放以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用户,在这里开展多项实验研究。

中子“扎根”,“散裂”出“庞然密林”,许多创新研究在东莞和大湾区落地,科学装置的建设也推动当地产业迭代升级。近年来,粤港澳携手加快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已有中国散裂中子源、人类细胞谱系等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大湾区布局,鹏城、广州实验室等“国之重器”相继建成,3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接连组建,5G、集成电路、纳米、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高地迅速崛起。

在香港九龙,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杨嘉川正带队研究城市气候相关课题。“我们通过‘天河二号’等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复杂运算,不久就能得到高精度结果。”超算中心帮杨嘉川团队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硕果累累背后,除了“国之重器”的加持,更得益于宽松的科研环境、灵活的管理机制。这都在为重大原始创新的冷板凳“加热”。

初到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功能分子工程基础研究卓越中心时,王娇萍面对的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成长期。在首个聘期考核中,她未能即时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然而,中心持续给她鼓励与支持。王娇萍凭借不懈努力,成为中心培养的首位国家杰青。

近年来,大湾区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大湾区改革基础研究项目资助模式,从支持项目为主,转向支持“人”为主。大湾区着力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探索竞争性和稳定性兼具的科研资助模式。

例如,广东一年给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800万元支持,5年才考核一次,5年考核通过,还可以再给5年。如果说搞基础研究是“板凳能坐十年冷”,那广东推出的“5+5”扶持,就是让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较长时间内,不为经费、考核等问题而奔波,专心科研。

从云端俯瞰,大湾区如同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铺陈开来。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宛如“人”字笔触交会。多类优质科创资源也在这里交融,为粤港澳协同创新源源不断注入动能。

目前,大湾区研发投入强度超3.4%,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排名榜上,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已连续5年名列全球第二位。

驱动产业,三地携手架起成果转化“铁索桥”

“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很多到访广东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人,都会注意到这句冲击力强的标语。

一直以来,落地难、转化率低等问题,常让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崎岖坎坷。从实验室科技成果到市场产业转化的历程,如同难以逾越的“死亡谷”。如何飞越这一深渊?

“很多大学和研究所做的是‘样品’,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做的是‘产品’。实验室再与企业、资本、政府合作,共同努力把‘产品’变成市场上的‘商品’。”实验室负责人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先行先试,探索全链条创新模式。实验室通过先奖后投、技术入股、巧妙松绑、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方式,将一个又一个硬核科技从实验室推向市场。

从站上松山湖投融对接会舞台,到签订2000万元投融资合同,东莞市海珀科技有限公司CEO史磊用了不到5个月,就将企业推入发展新阶段。

海珀科技是一家研发制造纳米级激光加工设备的企业。“像我们这样技术出身、第一次创业的创业者,面对资本市场比较迷茫。”松山湖科技创新局的一次上门走访,为史磊打开了融资新局面。工作人员不仅向他讲解了最新科技政策,还邀请金融专家为团队梳理股权架构,为企业现场“把脉”。

在大湾区,很多科研院校正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匠心独运之势,奋力搭建“铁索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大湾区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圳河两侧约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成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对接点。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现已汇聚16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1.5万名科研人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科技创新是深港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深港合作、协同发展进入提速期。

从福田国际量子研究院的深邃探索,到散裂中子源的粒子舞动;从香港科学园的智慧火花,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草本芬芳……在创新驱动发展“新赛道”上,大湾区内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竞逐“新动能”。这里,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如澎湃的浪潮,背后是教育力量的涌动。

香港、澳门、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在三地高校都做过校领导。在广州,他想带队饮“头啖汤”,建设全球第一个不设院系的大学。打破院系的壁垒,让学科交叉融合,将“枢纽”和“学域”作为学校主要载体,这是倪明选带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在进行的探索。

愿景已初见成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自2022年9月开学以来,已成功孵化出40多家创业企业。这意味着,每年有约20家新的创业企业从这里诞生。在校园内部,60余个创业项目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孵化,这些项目既包括教授们的成果转化项目,也涵盖了硕士生、博士生的创业尝试。

此外,粤港合办高校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紧扣湾区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支撑湾区产业长远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湾区需求为导向,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生物医药、金融物流等专业,支撑地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

产学研共育,让专精特新人才“树苗”长成“大树”

人才是第一资源。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星光熠熠的人才队伍来引领。建设人才高地,是国家对大湾区寄予的厚望,也是这片热土肩负的荣耀使命。

深圳、广州等大湾区城市创新机制,“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相结合,为高端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营造生态。其中深圳就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一事一议”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并努力给他们“顶级支持”。

一项项有力举措,让人才近悦远来。近年来,薛其坤、毛军发、颜宁等顶尖科学家筑梦大湾区。大湾区的人才金字塔塔尖更高、塔身更强、塔基更实。

大湾区,不仅是招贤纳士的热土,更是孕育英才的温床。高质量发展的画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描绘,大湾区就精准培育什么样的人才。

无论是围绕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建造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以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软衔接”;抑或是面向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立足“一带一路”,打造走向世界的“高铁名片”,促进民心相通……卓越工程师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大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东莞有“世界工厂”之称。作为全国第15个GDP破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近年来,东莞坚守“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把市内很多专精特新“树苗”培育成“大树”,东莞迫切需要更多卓越工程师。

“新大陆”需要“改革先锋”创新探路。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仅有4家,两家落子大湾区,其中一家就是东莞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近年来,东莞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迎难而上,直面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科研任务与工程能力培养脱节等卓越工程师培养“痛点”,一道道解难题。

“企业出题、研究院遴选、高校揭榜”,一系列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在东莞多家高校、企业等落地开花。2022年以来,已完成600余个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的校企匹配。

企业深知用户需求,科研院所研发能力强,高校擅长培育人才。东莞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作为“桥梁”,搭建好校企联合平台,多家单位共建攻关联合体。

来自多所高校的学生在校企双导师带领下,参与项目的软件开发等工作。2022年以来,已有1200余名研究生来到东莞,他们通过企事业单位联培,参与破解500余个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很多学生在产学研链条中,快速提升了创新和破解复杂工程问题等能力。

通过校企共育卓越工程师,大湾区越来越多的高校变身为“孵化器”“发动机”。

2024年5月30日,大湾区高校“朋友圈”新增一名成员——深圳理工大学。这所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高校,今年在广东省内招收首批本科学生。

在筹办时,深圳理工大学就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作为培养产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深圳理工大学首批设立7个学院,与深圳“20+8”产业集群相向而行,致力于为深圳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8个未来产业,培养切实可用之才。

深圳理工大学还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初步建立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反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学生们从大一开始,每周五都要到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

当前,大湾区建设已跨入提速换挡、纵深推进的新阶段。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深圳理工大学等大湾区很多高校都如同园丁,将“成一流学科、强一片产业”的愿景,植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沃土中。

(本报融媒体报道组:范绪锋 王友文 刘博智 刘盾 李柯 杨文怿 执笔:刘盾 刘博智)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2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融媒体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