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祁国彪 摄 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这里既是生态资源宝库,又是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形成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爱护万物的传统生态文化,这些传统生态文化在维护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传统的生态理念如何与现代生态保护相结合,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我们思考与积极推进的命题。
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青海建设的工作部署中,把挖掘各民族传统生态理念作为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工作内容。
党政有所需、政协亦有所为。
11月28日,省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挖掘与弘扬各民族传统生态理念,强化守护为先的生态意识”协商议政,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坦诚交流,为挖掘与弘扬青海各民族传统生态理念探讨路径和方法。
弘扬各民族传统生态理念是一个新概念,提出时间短,各地区、各部门均无相应的工作基础,很难界定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从哪些方面吸收了传统生态理念的具体内容。针对这一问题,省政协调整工作思路,制定了依靠社科界学术研究成果,以学术研究推动相关工作的思路。
开展工作前,承办此次协商会的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委员和相关专家学者,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同时,收集省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了解掌握相关工作情况。“鉴于协商课题理论性、专业性较强,我们多次召开情况介绍会、专家碰头会,听取专家学者对于挖掘和弘扬我省各民族传统生态理念方面的意见建议,深入相关部门了解近年来工作情况。根据收集的建议,拟定了9个专题,组织专家联合攻关,破解传统生态理念传承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省政协副主席刘大业在介绍前期调研情况时说。
调研组先后赴海南、海北、海东、黄南等市州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党政部门、宗教界人士及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充分挖掘和弘扬各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相关地区和部门积极做好各民族传统生态理念挖掘、传承和弘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同时,通过调研也发现,我省在挖掘弘扬各民族传统生态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等独特的民族朴素生态观,这些思想观念,在调适人与自然关系、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各民族朴素生态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如何推动各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
省政协委员、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科研部部长李志强建议,全面总结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发展实践,积极构建青海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挖掘整理民族传统工艺资源;整合集成民族传统文化科教资源,选取知名度较高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承载体和文化产品,全面记录和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场景、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成效;加强具有时代印记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形态保护和修复,结合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落、国家公园、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国家文化公园等文化驿站,建设各类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体验区,用各民族生态环保理念赋能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省政协委员、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协主席叶忠措结合黄南实际,从宣传教育、传承保护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建议。她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生态文明创新理论;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吸收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中的有益成分,常态化举办民族生态文化节、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加强顶层设计,把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研究型人才培育纳入国民教育规划体系,针对性培育尖端人才;建立完善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研究、人才管理、资金投入、科技应用、社会参与、国际国内交流、宣传推广等相关体制机制。”
“世代居住在三江源地区的藏族群众,在与当地严酷脆弱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深厚而独特的传统生态文化,这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青藏高原传统生态文化的典范之作,也是助推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内生动力。”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胡芳建议,开展对三江源传统生态文化的专项本底调查,建立三江源生态文化资源库;加强三江源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昆仑文化、黄河文化之间的关联研究,将其打造成具有鲜明青海标识和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牧民为主体的多元化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及各园区、相关州市等管理机构的主导力量和作用,将保护传承弘扬传统生态文化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当地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寺院和宗教界人士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加强与国际自然保护基金会、省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力度。
生态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是生态文明的文化样态,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思路。省政协委员、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史教研部主任杨晓燕表示,要发挥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以更加清醒的态度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富含生态意蕴和饱含深厚底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议通过文化导向、激励、凝聚功能,将传统生态文化转化成保护一方水土的文化自觉,打造区域生态文化品牌,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立足青海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重要的生态地位,以特色化、生动化、现代化的生态文化教育形式集中进行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推广;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完善推进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等。
民主协商 凝聚共识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充分调动生态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热情,协调多方要素,多主体共治,才能形成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合力,进而推进我省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改善与优化生态环境。
如何借助各民族传统生态理念构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仙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由政府介入,引导公众尤其社区居民参与生态资源保护、文化传承及相关转产增收的政策实施中,培育公众参与意识,进行有效而全面的生态文化和环境教育的普及和宣传;建立完善国家公园红利共享机制、可持续生态补偿机制等公众参与的利益保障机制;对生态管护员实施奖励制度,使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信心与热情得以持续,以不同角色身份参与生态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营造共享观点库等社区参与的信息沟通机制。
“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体现了高原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人居环境和建筑领域的应用。”省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马永贵建议,加强青藏极地人居生态智慧的特色理论和应用体系研究,对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宗教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方面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开展综合研究;在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重视传统人居的生态智慧、挖掘传统人居的生态价值,运用传统人居的生态理念和绿色技术;在乡村振兴中融入传统人居生态智慧,高标准谋划特色村落布局建设,突出资源禀赋和原生态的特点,有序建设传统保护型特色村落、文化支撑型特色村落、旅游带动型特色村落、产业发展型特色村落、美丽乡村型特色村落、民族风情型特色村落;在城镇规划和建设理念中融入传统人居生态智慧,运用传统人居的生态理念,在社会人居生态的治理实践中践行有机共生的理念,在人居建筑的建设实践中运用并提升传统人居绿色生态的技术。
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同志,认真回应委员关切,介绍了下一步工作打算。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三个小时的座谈时间里,参与协商的各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讨论,凝聚起了推动工作的共识。
省委常委、副省长才让太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指出,本次双月协商既契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又符合我省的民情民意,相关部门要把大家的意见建议和真知灼见吸收好、采纳好、利用好,共同落实好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这一政治责任。
省政协主席公保扎西表示,政协委员和相关专家围绕协商主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思路和意见,达成了共识、凝聚了各方力量。要高度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力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人民群众将生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助力党委政府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努力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贡献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