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财银社

文章| 贾茹

编辑| 何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18日,是渤海人寿的生日,十年前,承载着无数的期待与梦想并且顶着天津自贸区的首家人身险公司身份的渤海人寿正式成立,在最初的几年里,渤海人寿以其保费收入和利润的亮眼表现,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然而,流水十年间,渤海人寿也走出了一波过山车式的发展历程。

正所谓出道即巅峰,在成立的第二年,渤海人寿便开始盈利,第三年更是火速突破百亿大关,成为了行业内耀眼的明星,根据其历年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渤海人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亿、83亿、1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亿、0.7亿、2亿元。

步入巅峰的渤海人寿并没有将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2018年成为了渤海人寿发展上重要的分水岭,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他们走出了过山车式的波动路线。

据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3年,渤海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80.47亿元、78.53亿元、89.95亿元、88.78亿元、100.21亿元、95.65亿元。

尽管在2022年,该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了百亿大关,但这一增长势头并未延续,去年该司跌回95.65亿元,其保险业务收入已有承压之势。

在净利润方面,渤海人寿也连续六年承宪下跌的趋势,2018年至2023年,渤海人寿净亏损分别为7.68亿元、13.95亿元、27.44亿元、0.5亿元、12.02亿元、31.01亿元。该公司在六年的时间里,累计亏损额高达92.59亿元。

股东的频繁动荡直接影响了渤海人寿在经营上的状况,根据其2023年年报显示,目前17家股东中,有11家股东的部分或全部持股处于质押状态,截至报表日,公司股东用于质押的股份数量为885,800.60万股,占累计股本的68.14%。其中,公司持股5%以上的8家股东中,仅有两家股权处于正常状态,其余均全部被质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众多股东中,频频出现了海航的身影,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海航系的公司对渤海人寿的穿透持股比例合计高达48.556%。不难看出,海航系在渤海人寿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海航系在渤海人寿成立初期所做的贡献,也成为当前渤海人寿陷入困境的源头。

2015年,成立之初的渤海人寿向渤海信托所持有的海航系项目投资数亿元,而当年其公司的保费收入才刚刚过亿,在随后的数年实践中,渤海人寿频繁通过信托计划向海航输送资金,且投资额度连年上升,在不知不觉中,渤海人寿仿佛成为了海航的“提款机”。

然而,近年来随着海航集团深陷财务困境的状况,海航也被迫开启破产重组的道路,这也使得渤海人寿的投资遭遇重挫,长期亏损。截至2022年底,其历史累计资产减值损失高达54.73亿元,其中大部分与海航系坏账相关。

虽然随着海航集团重组的推进,渤海人寿的坏账情况有所缓解。至2022年底,其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已从26.71亿元降至9.76亿元,但未来仍然面临着不确定的风险。

在偿付能力方面,近三年内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呈快速下滑态势,在2021年三季度时,两项指标已跌至2020年一季度的一半。

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渤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都跌至114%,而到了2023年末,这两项指标已创出历史新低,分别下跌到58%和104%。

在风险综合评级方面,自2021年一季度起,渤海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更是连续11个季度被评为C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2021年1月银保监会修订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前两项指标勉强在及格线以上,但风险综合评级方面,渤海人寿已经“不及格”。

长期的偿付能力不足,也直接导致渤海人寿业务开展受限,自2022年起,渤海人寿已丧失互联网保险销售的资格。

面对如此的局面,渤海人寿更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来解决眼下的困境,然而,渤海人寿的总经理职位在近年来经历了多次变动。自2015年7月闻安民担任首任总经理后,仅一年后2016年12月被免职,自此渤海人寿的总经理一职也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空缺期。

在这段时间内,赵默曾短暂担任了3个月的临时负责人但最终也难逃被免职的命运,2018年7月,副总经理马昕被提拔为总经理,但仅仅两年后,总经理职位再次发生变动。2020年6月,吕英博被任命为渤海人寿董事长,他拥有天津国资背景,而原董事长闻安民则退居二线,成为副董事长兼拟任总经理。

此外,在渤海人寿的众多高管中,也呈现出国资系与海航系所分庭抗礼的局面,副总经理燕伟出身国资系,曾任天津市地方税务局所得税处处长,天保控股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1988年出生的董秘人资行政部总经理陈龙与财务总监陈皓的职业生涯均与海航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目前的高管团队中,海航系和国资天保控股的高管各占一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根据近两年的偿付能力报告,1位监事和4位高管的薪酬仍旧超过百万,报告期最高薪酬与上年一致,均为144万元,在公司经营能力不断下滑,市场大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高管们依旧领取高额的薪酬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

随着退保潮的减退和海航集团风险处置的进展,渤海人寿也迎来了近年来最佳的机遇,如何紧握此次良机,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风险控制、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等措施,提升经营效率成为了打破如今局面的重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