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与张幼仪,原本各有各的生活,彼此毫无关联。却因徐志摩产生了交集,这段意外的交集,也引发了世人诸多猜测和议论。
林徽因17岁时在英国与徐志摩相识并相恋,但彼时的徐志摩已与张幼仪结婚。为了追求林徽因,他与已怀孕的张幼仪离婚,深情告白却没有获得回应。最终,林徽因选择在父亲的安排下回国与梁思成结婚。
她这般理智而清醒的抉择,也让许多人对她是否爱过徐志摩心存疑惑。
林徽因病重见张幼仪,三处细节显真情
1947年,徐志摩去世16年后,林徽因重病中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便请人转告张幼仪,希望能见一面。当时张幼仪在北京参加婚礼,得知此消息,她十分惊讶。张幼仪一直知道林徽因的存在,那是曾让徐志摩疯狂追求,甚至导致他离婚的女子。
这段往事是张幼仪不愿回忆的,但林徽因的来信让她不得不面对。可以想象,这次见面一定会非常尴尬,毕竟二人之前从未直接沟通过。所以,张幼仪最初是不想去的,但经过一番考虑,最终还是决定带上儿子和孙子赴约。她有些好奇,想看看那个让徐志摩着迷的才女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
去医院的路上,张幼仪一直在心里想象着和林徽因见面聊天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当真正见到林徽因时,她不禁为自己之前的防备与警惕感到些许愧疚,因为眼前的林徽因已经虚弱到连起身、说话都极为困难。
这无疑是一场尴尬的会面,不过也存在着几个值得关注的细节。
其一是:张幼仪到医院见病中的林徽因后,本就不善言谈的她,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所以就默默地望着林徽因。而面色苍白的林徽因,也沉默着,微笑看向门口的张幼仪,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在《小脚与西服》中,张幼仪回忆起那次会面时说:“见面的时候,她只是望着我们,头转到这边、又转到那边。她也仔细地瞧了瞧我,我不晓得她想看什么,也许是看我人长得丑又不会笑。”
其二是:在交谈中,张幼仪注意到林徽因不时打量自己的儿子阿欢,眼神中似乎带着对过去的回忆和眷恋。
由于林徽因身体状况不佳,会面时间很短,但张幼仪多年后仍能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林徽因对张幼仪说的第一句话是:“终于得见了,幼仪,我欠你对不起,但我不后悔。”
这让张幼仪意识到,林徽因一直对当初的离婚事件怀有歉意,希望在临终前得到谅解。张幼仪的出现也表明了她已释怀,尽管她在这场会面中话不多,但她的到来让林徽因放下了心结。
可能是多年的愧疚得到释放,病重的林徽因病情竟有所好转,直至八年后才再次因病去世。
林徽因突然的歉意让张幼仪心情复杂,也感到困惑。张幼仪晚年曾感叹,林徽因想见她或许是因为她是爱着徐志摩的,想看看他的孩子。但张幼仪不解的是,如果林徽因真的爱徐志摩,为何在他离婚后还让他漂泊不定。
可能就像很多人评价林徽因的:她并非不爱,而是爱得太过理智和克制,使这段感情充满了利弊权衡,显得冰凉无情。
林徽因拒绝徐志摩的答案,或藏在给胡适的信中
关于林徽因和徐志摩为何没能走到一起,从林徽因写给老友胡适的两封信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第一封信写于1927年,那时她已和梁思成在美国三年了。
“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到些安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但是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
外界常称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天作之合,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摩擦。
梁思成性格沉稳但缺乏风情,他自己也承认难以跟上妻子活跃的思想。两人在美国初期经常争吵,磨合期十分艰难。
林徽因在这样的失意中,偶尔会怀念与徐志摩的交集,但她的内心清醒而克制,只能感到愧疚,无法任性而为。
徐志摩遭遇不幸后,深感悲痛的林徽因再次提笔给好友胡适写信。
“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变。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林徽因并非不爱徐志摩,但她更珍惜自己的家庭。她懂得克制情感,愿意接受遗憾,因此拒绝了徐志摩的爱。
林徽因的聪慧和冷静应该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喜怒无常的母亲对她的童年和人生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她明白只有确保安稳的婚姻,才能承担起家庭责任。
与梁思成的婚姻不仅是天作之合,也是她对梁启超恩情的感激与回报,更体现了她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尽管林徽因渴望浪漫的爱情,但她能将感情压制于理智之下,这样的克制和清醒让她活得优雅温婉,成为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结语
林徽因的清醒和透彻值得学习,因为在这滚滚红尘中,得到不如释怀,拥有不如怀念。希望大家在面对困局时,也能有抽身而去的勇气和决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