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孙子兵法》红木金书内页。
"从没想过会读一本写于2500多年前的关于中国军事的书,既简单又有趣,很适合阅读。""这本书从中学阶段就应该开始读,到了大学再拿出来读,每次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变故也都可以反复读。""它不仅是军事经典,也是历史和哲学经典。"在某知名英语在线阅读平台上,关于《孙子兵法》的读者评论多达上万条,而且涵盖了41个语种。
上周,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中外代表在京围绕"孙子兵法与文明互鉴"举行研讨会。上个月,在每年一届的科威特国际书展上,《孙子兵法》的阿语、英语译本也吸引了众多读者选购。近些年来,《孙子兵法》在国际上的受关注度持续攀升,并未因世界局势的纷繁复杂而有所褪色。诚如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在上周的研讨会上所言,这部兵家奇书的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实属罕见,随着它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它也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一座重要桥梁。
"永远给人以新鲜感"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是《孙子兵法》在海外流传最早的国家。公元735年,日本遣唐使将其带回日本,使其在日本经历了从秘密珍藏到逐步公开和研究发展的阶段。15世纪,朝鲜李朝出版的《武经七书》注释本中也出现了《孙子兵法》。1772年,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法国神父阿米奥特将该书翻译成法语并在巴黎出版,西方世界终于开始出现《孙子兵法》;但在俄语版于1860年问世之前,欧洲大陆只有少数几位杰出人士深感过它的非凡魅力,其中一位就是拿破仑。拿破仑与《孙子兵法》相见恨晚,他在回忆录中说,他历次用兵,凡是符合《孙子兵法》的就会取得胜利。
时至今日,各国军事院校不约而同地把《孙子兵法》列为重点教材。美国普遍开展对孙子思想的研究虽是二战以后的事,但到20世纪70年代已相当普遍和深入,甚至还在民间出现"孙子热"。美国许多著名大学的战略学、军事学课程均将《孙子兵法》作为必修课。美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更是将其列为将军们主修战略学的第一课,连西方军事思想集大成者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只能退居其后。就此,英国著名战略理论家哈特也曾有过公允的评价:"《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名作,其内容之博大,论述之精深,后世无出其右。历数古往今来的军事思想家,在西方只有克劳塞维茨可以与孙子相提并论,然而,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比孙子晚2000多年,而且它的局限性很多。相比之下,孙子的文章更深刻,更透彻,永远给人以新鲜感。"
更好地解答时代难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开篇就重视国防和军事的实力,但同时也强调对待战争的慎之又慎。相比单纯的"以力取胜",《孙子兵法》的思想更注重"知彼知己"、"因势利导"、"以势取胜"、赢得人心。它的核心理念是"上兵伐谋"和"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理念蕴含着"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辩证关系,也蕴藏着解答当下时代难题的重要启示。
受到孙子思想的启发,前驻越美军司令维斯特摩兰由主战派变为主和派,积极呼吁从越南撤军;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提出核时代对苏"不战而胜"的总方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提出过相同的战略构想;美国陆军上校莱克说,孙子兵法论述的问题都关系到战争的基本原理,其军事思想虽然产生于2500多年前,但今天仍很适用。
全球经济低迷,多国政治动荡,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疫情流行, 战争冲突不断,恐怖主义不绝, 当前世界面临诸多挑战。 在上周的研讨会上,日本原外务大臣政务官滨田和幸呼吁各国学习《孙子兵法》的真知灼见,由此可以更好地洞察局势,理解人性,从而找到应对挑战、维护和平的方法。世态纷繁更需要人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而"同舟共济"这个成语也出自《孙子兵法》。"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面对共同的危难,即使经常交战、彼此仇视的双方也应当如左右手一般相互合作,共渡难关。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斌对本报记者说,《孙子兵法》对战争的辩证思考对人类的前途命运具有重要意义,其蕴藏的 "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的思想在今天变乱交织的国际背景下更显恒久魅力。
作者:顾文俊
文:顾文俊 图:新华社 编辑:沈钦韩 责任编辑:张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